1. 首页 > 养殖

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关注营养、环境与繁殖

在晴暖天气,每天至少让奶牛运动两小时,然后牵至背风朝阳的地方晒晒太阳,以加强血液循环,有助于消化,提高产奶量。在喂足干草或青贮饲料的基础上,应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成分。刷拭牛体能提高产奶量,每天要认真刷拭1~2次奶牛全身皮毛。

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关注营养、环境与繁殖

保证充足清洁饮水。根据季节变化调节喂水量,要保证奶牛运动场地的水槽经常注满水且水质清洁。

提高奶牛舒适度
项目 措施
注意驱虫 春季奶牛易受疥螨和牛虱等寄生虫的侵害,因此春季最好对牛及时驱除寄生虫。
饲养过程中 要注意营养全面,保证精饲料的比例,尤其是奶牛高产期蛋白质要量多质优。
环境因素 奶牛虽然抗病力强,但是,所产鲜奶的质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如果不讲卫生,往往导致奶质不达标、产奶量下降。
环境因素影响奶牛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因素有环境,气候与人的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主要有,气温变化对奶牛有较大的影响,湿度,气压,气流与季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产奶量的高低,在北方,冬季牛舍寒冷,奶牛饮凉水都会造成对奶牛的影响。

春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9-17℃,温度低于0~C或高于24cC,对奶牛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产奶量影响较大。加强泌乳牛的运动,运动不足可造成泌乳下降,繁殖率低。

因此,春季做好饲养和舒适度管理,对保证奶牛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奶牛喜欢干燥清洁的环境。1.注意饲料的多样性,最好采用全株玉米青贮、干苜蓿、羊草和胡萝卜类等多种饲料混合搭配饲喂,饲料中青干草的比例应占到总草量的15%~20%,营养要全面均衡,且不要频繁更换饲料。

内容提示:奶牛的饲养繁殖技术及日常管理方法 口黄瑞 摘要:牛奶价格的上涨为我们提高牛奶的利润和增加生产效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给奶牛喂的饲料要以优质干草为基础和青绿多汁饲料为主,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其他少量添加剂和精料补充。但是要获得更高的产奶量,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繁殖性能不受影响。

注意牛体卫生。刷拭牛体可以保持牛体清洁卫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借助刷拭,还可以防止体外寄生虫的滋生和养成奶牛温顺的性格。刷拭可以在牛舍安装牛体刷让奶牛自动刷拭或人工给奶牛刷拭。人工刷拭应按照:头颈-前躯-中躯-后躯-四肢-蹄部的顺序进行。

病牛舍舒适度的维护。只有舒适的病牛舍才能提高病牛的治愈率,舒适的环境和细心的照顾双管齐下,才能使有利用价值的病奶牛有重新进行生产的机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淘汰率。对病牛舍每天要更换不同的消毒药,按时消毒;勤换牛舍中的垫料,晴天要保证牛舍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5、加强防疫工作。春季历来是防疫的重点阶段,易发生的奶牛流行病有流脑、口蹄疫、寄生虫病等等。要加强春季牛群的预防免疫,各种疫病要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和剂量疫苗注射。对奶牛圈舍要经常进行消毒,起码也要做到出入口处撒白灰消毒,舍内每周至少消毒1次,消毒液定期更换,酸性碱性交替使用。

4、产房舒适度的维护。奶牛产房是一个养殖场必须重视的地方,其关系到新产奶牛体况恢复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到奶牛的下一次繁殖周期,所以做好产房各方面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产房必须做到每天更换垫草,发霉变质的垫草不能使用,及时清除新产牛的胎衣,以免一些疾病的传播;奶牛进行分娩的地方要保证舒适,垫草要干净、干燥和松软;产房应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随时观察是否有分娩奶牛,如有及时通知兽医及产房工作人员做好接产准备。

2、后备牛的舒适度管理要求:后备牛舍的地面,每日最少要清理2次;后备牛舍每周要清洗水槽一次,保证水槽内水质干净;后备牛舍的卧床,应每周添加一次干牛粪或锯末;保证后备牛的饲槽干净。

因而,做好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高效饲养管理势在必行。加强牧场运动管理,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有助消化;春季牛群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产生热量,运动量不足会使奶牛发生难产和胎衣不下的比例大大提高,容易出现胎儿发育不良、胎位不正等。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可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奶牛高产。

针对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关注营养、环境与繁殖,提高产奶量。的观点结束,现在看春季奶牛高效饲养策略。

在温暖的春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优化运动与光照
春季奶牛饲养管理,关注营养、环境与繁殖
保障清洁饮水

春季奶牛易受疥螨和牛虱等寄生虫的侵害,因此,春季进行驱虫尤为重要。每年的3月份是奶牛进行驱虫的最佳时期。对于孕牛和泌乳牛,可以使用施可诺进行驱虫,这种药物活性高、残留低,且安全可靠。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全面,保证精饲料的比例,尤其是奶牛高产期蛋白质要量多质优。同时,要关注奶牛所产鲜奶的质量,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奶质不达标、产奶量下降。定时饲喂,以促进奶牛的新陈代谢,增加食欲,保持正常繁殖,提高抗病能力。

科学管理环境 加强防疫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