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永福杜鹃花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漳平市永福镇,这个被群山环抱的美丽小镇,因盛产杜鹃花而闻名遐迩。只是,永福的杜鹃花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年份 | 种植面积 | 年产值 |
---|---|---|
1980年 | 5000 | 0.5 |
2023年 | 35000 | 7 |
改革开放后,永福人以花为业,尤其是杜鹃花占全国市场份额8成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杜鹃花之乡”。据永福花卉产业核心区西山村党总支书记陈永星介绍,近年来,永福花卉产业踏上了调整转型之路。
传统种植模式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以陈子望为例,他今年66岁,最早种植杜鹃花,亲身经历了永福杜鹃2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他知道,造型杜鹃好是好,可生长周期太长了。按常规,一盆花从种到上市起码要五六年。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陈金兰,从事了8年花卉营销,今年1月也开起网店来。“最远卖到新疆、西藏。”陈金兰说:“虽然有时每盆普通杜鹃花的利润只有0.5元,但总算不至于亏损,每月网店的营业额也保持在80万-100万元。”
为了找到突破口,漳平市政府决定派花农到国外去取经。陈子望他们到了世界盆栽花卉重要产地之一的比利时,让他们惊奇的是,人家的造型杜鹃,3年就可以上市。
“产品要发展,必须要走出去。”抱着这样的想法,永福花农纷纷在广州、北京等地建立固定销售窗口,直接联系买家,通过“家里种、外面卖”的模式升级销售渠道。
经过试验,陈子望和陈金才推出了凤凰造型,花团锦簇、雍容华贵,既有刚强的个性,更有迷人的身段。接着,又研究出宝塔、游龙、悬崖劲松等造型杜鹃。
实体加电商,产品远销新疆西藏。杜鹃花的基质配方人家不说,只能自己摸索。好在基质里的材料陈子望看明白了。全镇花农们一起行动,东北的泥炭土、斯里兰卡的椰糠、荷兰的珍珠岩等材料很容易就被找来了,可要调配出最合适的比例就没那么容易了,只能一遍一遍地试。
为了解决生产问题,永福镇共建设连栋花卉钢架大棚近2000亩,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了。
漳平市永福电商协会会长、漳平市新大山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寿兴说:“现在,永福花卉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了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
只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去年底,永福花卉销售额比往年同期跌了近三成,很多花农亏了本。面对这样的困境,永福人选择了紧跟市场趋势,走持续创新之路。
未来,永福的杜鹃花产业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永福杜鹃花的崛起:从“花乡”到“花都”只是,因为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提高,传统的杜鹃花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为了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永福的花农们开始探索创新,从造型杜鹃花的培育、电商销售的拓展,到标准化生产设施的建立,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希望。
三、造型杜鹃:创新与突破在永福,造型杜鹃花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这种花型独特、生长周期较短的杜鹃花,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花卉多样性的需求,还提高了花农的经济收入。如今,造型杜鹃花在永福杜鹃花产业中的占比已达三成,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四、电商助力:拓宽销售渠道近年来,永福的花农们纷纷开设网店,通过网络销售杜鹃花,有效降低了销售成本,拓宽了销售渠道。如今,永福的杜鹃花已经通过网络销售到了新疆、西藏等地区,为花农们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五、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竞争力面对未来,永福的杜鹃花产业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永福的杜鹃花产业有望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