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腐败病是莲藕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莲藕,作为我国传统的水生蔬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莲藕的生长过程中,莲藕腐败病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严重影响了莲藕的产量和质量,还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莲藕腐败病是由真菌的半知菌亚门中的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带菌的种藕是莲藕发病的主要原因。病菌以菌丝在种藕中越冬,土壤中的病菌则是该病的主要侵梁源。该菌主要侵染莲藕的地下茎部,造成变褐腐烂,导致地上部枯萎。
莲藕腐败病的发生程度地区间、地块间和年度间差异较大。一般新开发的藕田发病轻,连作多年的藕田发病重;土壤酸碱度适中、通气性良好的田块,发病轻,酸性土壤、通气性差的田块,发病重;浅根系品种发病重,深根系品种发病轻。莲藕生长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或暴风雨频繁易诱发此病。
措施 | 具体操作 |
---|---|
轮作 | 重病田实行与其他作物2年以上轮作。 |
土壤处理 | 种植前深耕翻耙藕田,适当晾晒土壤,撒施生石灰3000-3750千克/公顷。 |
选用抗病品种 |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紫藕”、“毛节”等。 |
种藕处理 | 精选无病种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1000倍液,或65%防霉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种藕4-6小时后晾干栽种。 |
肥水管理 |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生长期适时适量追肥,防止偏施氮肥。按莲藕不同生育期的需要科学管理水层,深浅适中,以水调温调肥,防止因水温过高或长期深灌加重发病。 |
拔除病株 | 及时拔除病株,清除发病茎节后排水施药防治。 |
药剂防治 | 可选用45%特克多悬浮剂,或25%敌力脱乳油,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或10%双效灵水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45千克/公顷,直接拌细土300-450千克,或药剂对适量水后让细土吸附再均匀撒入浅水层。 |
莲藕腐败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壤处理、种藕选择、肥水管理、拔除病株、药剂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防治,才能有效降低莲藕腐败病的发生率,保障莲藕的产量和品质。
重病田实行轮作,至少2年以上。
选用抗病品种,如“紫藕”、“毛节”等。
精选无病种藕,用药剂浸泡处理。
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
及时拔除病株,清除发病茎节后进行药剂防治。
四、本地案例:湖南某藕田的腐败病防治实践湖南某藕田曾深受莲藕腐败病的困扰。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该藕田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具体做法包括:
轮作换茬,减轻病害压力。
选用抗病品种,提高自身免疫力。
种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科学施肥,调整土壤环境。
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害蔓延。
经过一年的努力,该藕田的莲藕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病田变成了丰收的良田。
因为农业科技的发展,莲藕病害的防治将朝着更加科学、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例如,利用生物防治、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有望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莲藕产业带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