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下跌,种植效益缩水
数据来源 | 时间节点 | 核心指标 | 描述 |
---|---|---|---|
河北省粮食局信息中心 | 2013年-2015年 | 玉米收购价与销售价 | 2013年收购价1.04元/斤,销售价1.1元/斤;2014年收购价1.09元/斤,销售价1.4元/斤;2015年收购价1.05元/斤,销售价1.025元/斤。 |
大连商品交易所 | 2015年9月18日 | 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 | 1847元/吨,比5月份高点价格下跌26.6%,比去年同期下跌21.6%,首次回落到2000元/吨以下。 |
吉林农安等地 | 2015年 | 玉米种植收益 | 每公顷耕地种玉米收益只有1000元,仅为2015年的20%,就算加上每公顷1500元的生产者补贴,也仅为2015年的40%。 |
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农民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
一是临储玉米拍卖成交已处低谷,国储去库存艰难。截至8月上旬,今年临储玉米拍卖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83%。因为临储库存玉米起拍价格高、质量差,难以满足饲料企业需求;而今年国内玉米需求清淡,难以消化巨量临储库存。可以预计,因为新玉米的上市,国家临储玉米去库存将会更加艰难。
5~9月是国内玉米市场传统的青黄不接期,市场价格往往由于供应相对不足而上涨。但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市场价格一反常态,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9月上旬,国内产区和销区平均批发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跌14.9%、11.8%。其中,华北黄淮产区价格同比下跌20.2%,为2011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价格已跌至2000元/吨以下。
河北省玉米价格持续弱势
“我干这行10多年了,玉米像今年这样大幅度的降价还是头一回,几乎不挣钱!”在石家庄市元氏县元发商贸有限公司,经理耿兴波一边指挥着工人将精选的玉米封装上车,一边给记者分析:“今年玉米供大于求,主要还是经济形势不好,尤其是南方养殖业大不如往年。”他认为,如今养殖业饲料替代品越来越多,而且进口玉米量越来越大,价格比国内玉米价低,国内玉米的需求量也就小了。
除了养殖业、深加工行业玉米需求量少外,河北省粮食局信息中心玉米分析师闫超分析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还包括:
消费疲弱供给压力大
新玉米丰收在即,市场将面临新一轮供给压力
近期,玉米价格迅速下跌,农民们陷入困惑和焦虑.不仅如此,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也为价格下滑埋下了伏笔.全球气候问题和贸易摩擦等因素,使得...
任县省级粮食储备站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2013年玉米收购价是1.04元/斤,销售价是1.1元/斤;2014年收购价是1.09元/斤,销售价是1.4元/斤;今年收购价1.05元/斤,销售价1.025元/斤。
三是酒精企业持续亏损,淀粉企业开工率增加。目前国内大多酒精企业持续亏损,开工率降至40%的低水平。淀粉行业开工率较高,淀粉库存高企,而下游需求仍然疲软,压制淀粉价格。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数原料库存充足,采购积极性不高。
农民“割肉”卖粮市场收购清淡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德元认为,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而玉米的主要销售渠道饲料厂的需求明显减少,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是此轮玉米价格大幅下跌...
价格降得厉害,不急着收
加工企业:
9月15~18日,记者在河北省多地了解到,尽管秋玉米尚未大规模上市,但玉米价格呈现持续弱势,部分地区跌幅较大,种植春玉米的农民已经面临卖粮难、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去年玉米价格上涨,很多农民纷纷增加种植面积,产量大幅增加.国际玉米价格的下跌也给国内价格带来了压力。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要根据市场...
态收购了部分玉米,谁知此后价格持续下跌,被套牢的他们再也不敢贸然收购。今年玉米为何出现滞销? ——市场供过于求,粮贩不敢大量收购;更重要的是,进口玉米冲击国内玉米市场 记者在宿州市了解到,国有粮站今年午季收储粮食仓容已满。即便有仓储空间,国有粮站考虑到市场风险,也不可能进行市场化
总体看,今年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价格下行压力不小,建议农民根据自身存储条件、资金状况和国家临储收购政策,灵活把握玉米销售策略,尽量选择上市高峰出现前出售玉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工企业和贸易商也不宜对后市过于悲观,应根据自身库存用粮情况及国家临储收购政策合理安排入市收购时机和力度,以实现企业最佳利益。
根据河北省粮食局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分析,综合来看,国储库存依旧巨大,整体成交清淡,早春玉米陆续上市,产销区贸易主体出货意愿强烈,下游产品价格持续弱势,进口替代品大量使用,多重利空冲击下,短期内现货市场弱势格局难改,预计河北玉米价格将继续下跌。
市场预期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发生较大调整。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试点启动后,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走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市场普遍预期2015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预期将明显下调,收购质量标准将较往年严格,收储量可能因此大幅减少。这导致加工企业收购心态谨慎,并纷纷下调收购价格,贸易商则加快出售手中存粮,导致市场价格整体下行。
河北徐水忠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马海涛总经理告诉记者,合作社有1.3万多亩玉米地,去年大部分种青储玉米,每亩净收入是300多元,今年青储玉米的净收入已经缩水到一两百元。好在今年引进了糯玉米新品种,种了8000多亩,价格还行,收入还不错。平均下来,收入跟去年差不多。
“今年玉米价格不是很好,但是国家今年给一定的补贴,把自己的苞米卖了,加上国家的补贴能跟去年持平.据吉林农安等地流转土地的玉米种植大户反映,除去物化成本和租地成本,今年每公顷耕地种玉米收益只有1000元,仅为2015年的20%,就算加上每公顷1500元的生产者补贴,也仅为2015年的40%。而根据来自产区的-包括官方和民间机构-各类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东北地区潮粮收购价格基本在...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玉米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玉米频道详细了解。
国内玉米供应压力大。近年来,我国玉米连年丰收,已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的粮食作物。2012~2014年我国连续3年启动临储玉米收购,累计收购量超过1.8亿吨,同期竞价销售成交量仅为3000多万吨,国内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供应压力加大,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进一步加剧,对玉米价格走势形成了压制。
9月18日公布的今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为1元/斤,比去年临储价格最多调低了0.13元,这是自2008年国家实施玉米临储政策以来首度下调。而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也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
,对于农民而言,玉米价格下跌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可能会减少.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稳定他们的生产信心.为了...
“我们家有十七八亩地的玉米,今年的收购价一斤比去年差了将近3毛钱,收入少了上万元,算算甚至都亏本,但便宜也得卖啊,这么多玉米没处放,而且越囤越干,价钱也越低。”在河北省邢台市,正在卖玉米的种植户刘大姐对眼下的玉米行情无可奈何。
不过,闫超也提到,9~10月玉米消费将有所增加。他分析,现阶段生猪存栏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大猪数量增多,在存栏不变的情况下,玉米饲料需求有所增加。因为生猪存栏总数进入10月开始增加,玉米饲料需求将随之增加。预计9~10月玉米需求将迎来一个旺季,以优质玉米为主。
利润太低,开工不足不敢囤
邢台春雨淀粉加工厂厂长赵占敏说,玉米不好出手,再加上无利润空间,他们正准备减少玉米收购数量。在该市广玉淀粉加工厂,经理周先生说,工厂已停产,原因是成本投入高于收益。
部分新玉米上市进一步冲击国内市场。8月份以来,新玉米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少量上市,并且上市价格大幅低开,目前湖北、河南、安徽的新玉米收购价格已跌至0.92~0.95元/斤,辽宁30%含水量的新玉米农户出售价格为0.8~0.82元/斤,折成14%标准水分的玉米价格为1元/斤左右,新玉米价格低开对陈玉米市场和价格形成了很大压力,使陈玉米价格不断下跌,并逐渐向新玉米价格靠拢。
玉米收购点:
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由于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严重,今年以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1~7月累计进口玉米376万吨,同比增长156.6%。其中,7月份进口111万吨,创我国玉米单月进口数量历史新高。同时,由于国内玉米价格高企,饲料企业纷纷改变饲料配方,开始大量采用国外廉价的高粱、大麦等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进口木薯干和玉米酒糟也大量增加,对国内玉米淀粉和酒精行业带来了明显冲击。2014年,我国进口大麦、高粱、DDGS和木薯干大幅增长。2015年以来,除DDGS外,其他替代品进口继续显着增加,1~7月,我国进口大麦、高粱、DDGS和木薯干合计2344万吨,同比增长53.7%。初步估算,1~7月仅进口的高粱、大麦就可替代饲用玉米消费超过1100万吨。替代品进口大量增加,进一步挤压了处于低迷状态的玉米消费,加剧了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的程度。
阶段性供大于求加剧,临储政策调整引市场观望
玉米和小麦价格的下跌,让农民的收益大幅缩水.在粮价低迷的背景下,农民要想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必须从种植端入手,通过科学种植提升粮食品质和效益.
三农视频:玉米价格跌入低谷,问题出在哪?种植户到底该何去何从?
二、政策影响:临储玉米拍卖与库存去化
三、农民困境:收益缩水,出路何在
四、企业应对:加工企业开工率降低,淀粉库存高企
六、农民策略:灵活把握销售时机,减少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