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蛤蜊深海寄居,耐寒特性令人称奇
在山东青岛胶州湾的深处,有一群特殊的居民——红岛蛤蜊。它们不仅拥有花皮、皮薄、味鲜的特点,更因其耐寒的特性而令人称奇。
养殖海域 | 海水深度 | 耐寒温度 |
---|---|---|
胶州湾 | 较深 | 低于-10℃ |
尽管连日来的低温使得山东青岛胶州湾部分海域已经结冰,但红岛蛤蜊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这是因为,红岛蛤蜊的养殖已全部实现“海养”,它们生长的海域水比较深,短期小范围海面结冰对其没有影响。
红岛养殖户赵宇昌表示,红岛蛤蜊的耐寒特性得益于其深海寄居的生活环境。深海海水流动性强,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蛤蜊的生长。而在冬季,由于病菌不活跃,蛤蜊的成活率相对更高。
红岛蛤蜊的养殖历史悠久,早在30年前,红岛就大量出产蛤蜊。只是,近几年由于养殖量骤增,养殖密度过大,海里的微生物相对减少,导致红岛蛤蜊的个头越来越小。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红岛当地养殖户开始追求“海养”模式,让滩涂得到休养生息,蛤蜊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上午十点,在红岛西大洋码头,蛤蜊刚上岸,等候的各地零售和批发商贩便一拥而上,开始抢货。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红岛蛤蜊提前一个月上市,而且批次更大,品质更优。
赵宇昌说,红岛蛤蜊的产量近五万吨,从事与蛤蜊加工有关的企业有十多家。自2004年起,红岛开始举办蛤蜊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蛤蜊已经成为红岛和胶州湾的一张名片。
因为青岛市政府对胶州湾的生态治理,胶州湾水质得到了较大改善,红岛蛤蜊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未来,红岛蛤蜊将继续发挥其在深海中的耐寒奇珍的优势,为青岛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刚才提到红岛蛤蜊深海寄居,耐寒特性令人称奇。,下面来说说红岛蛤蜊耐寒,深海养殖新趋势。
红岛蛤蜊,以其花皮、皮薄、味鲜的特点,在众多蛤蜊品种中脱颖而出。与其他地区的蛤蜊相比,红岛蛤蜊的品质和口感更为出色。当地养殖户赵宇昌表示,红岛蛤蜊的养殖历史悠久,早在30年前,红岛就已经开始大量出产蛤蜊。
只是,近年来,由于养殖量骤增和养殖密度过大,红岛蛤蜊的个头逐渐变小,尤其是在冬季,由于气温降低,蛤蜊的生长速度变慢,产量也因此受到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红岛蛤蜊的耐寒特性使其在冬季养殖中更具优势。据了解,红岛蛤蜊在冬季的成活率相对较高,这也是其成为深海养殖新趋势的重要原因。
为了应对冬季养殖的挑战,红岛当地的渔民开始尝试采用“海养”模式。与传统的滩涂养殖相比,海养模式具有养殖密度低、水质好、产量稳定等优势。赵宇昌表示,他承包了一千多亩海域进行蛤蜊养殖,海水较深,且常年流动,受海冰的影响较小,这为蛤蜊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