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集中抽检多宝鱼,发现违规使用禁用药物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从上海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宾馆饭店采集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样品中,全部检出了硝基...
涉及的水产品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包括正在集中整治的大菱鲆、乌鳢、鳜鱼,还涉及草鱼、鲈鱼。本次检查的水产品品种主要为近年来抽查...
本报讯杭州市工商局昨天表示,杭州市场抽检的多宝鱼被检测出多种违禁药物。11月上旬,上海在数批来自山东的多宝鱼中均检测出违禁抗生素药物,为此杭州也于11月15日左右市场上全面禁售山东的多宝鱼,并查封了上千斤多宝鱼。
11月20日,杭州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对农都水产批发市场销售的多宝鱼进行抽样送检,全国多宝鱼养殖面积已超过500万平方米,年产量在4万吨左右。但自上海查出含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后,水产品有毒物质残留问题瞬间引爆。
事件回顾日期 | 事件 |
---|---|
2006年11月17日 |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 |
2015年8月3日 | 山东省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抽检发现呋喃西林代谢物等违禁药物 |
近期 | 杭州市工商局抽检发现多宝鱼违规使用禁用药物 |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20日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定量检测由会员选择蔬菜和多宝鱼样品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仪器检测。
“为了解杭州市场上蔬菜和多宝鱼安全情况,市食品安全监督协会组织会员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指标和多宝鱼呋喃西林指标检测活动。”
专家解析据农业部相关规定,呋喃西林是被列为禁止使用的兽药,但由于成本低,一些养殖户就非法用呋喃西林治疗鱼的肠炎。人一旦食用了呋喃西林或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的水产品,药效能在人体内留存达2年之久,可能诱发各种疾病,甚至致癌或致畸胎。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保障食品安全,守护民众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杭州市对多宝鱼进行集中抽检,发现违规使用禁用药物,体现了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多宝鱼时,要关注药物残留问题。
多宝鱼抽检背后的真相这一事件让普通消费者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许多人开始关注水产品的来源,对市场上的多宝鱼质量产生了质疑。一些商户表示,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他们开始严格把控进货渠道,确保所售多宝鱼的安全。
行业监管的加强针对这一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等344家水产品经营单位,随机抽检了大菱鲆、乌鳢、鳜鱼等鲜活水产品607批次,检验项目涉及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等。
未来展望:构建更安全的食品链这一事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未来,我们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