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焦虫病与链球菌病是两种常见的绵羊疾病
绵羊作为重要的家畜之一,其健康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只是,绵羊焦虫病与链球菌病是两种常见的绵羊疾病,严重威胁着绵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每年的八九月份,气候由高温、高湿转为风凉气爽,绵羊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相应调整自身状况,此时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焦虫病与链球菌病,严重危害羊只健康。现根据一接诊病例谈谈两病的防治。
二、临床症状羊链球菌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并且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收益与养羊业的发展。病羊表现为高烧、气喘、流泪、黄疸等症状。
各脏器广泛出血,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脂肪胶冻样、有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肿胀、出血,以肩前、肠系膜、肝、肺等处较为显著,切面膨隆多汁、充血、出血,有一些淋巴结呈灰白色,有时在表面可见颗粒状突起。
四、实验室检查采取病羊耳尖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染色,镜检发现焦虫虫体即可确诊焦虫病;采取肝、脾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单个、短链或长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就可确诊链球菌病。
五、治疗措施病羊上午肌肉注射“板陈黄”和盐酸林可霉素,剂量均为0.1毫升/公斤;下午注射头孢噻呋钠,剂量每公斤体重30毫克,黄芪多糖每公斤体重0.1毫升。连续三天用药后,病羊基本痊愈且无再发病例。
六、预防和接种环境及用具要定期用3%来苏儿、2.5%福尔马林或1%菌毒碘彻底消毒。每只绵羊接种羊链球菌菌苗,可获4个月的免疫力。在焦虫病多发季节,对羊只应用2%三氮脒溶液、剂量为5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每隔15天注射1次。也可口服焦虫片,另外日常饲草中添加知母、浙贝母、黄芪、甘草、黄药子、青蒿等,均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疾病名称 | 主要症状 | 治疗方法 |
---|---|---|
绵羊焦虫病 | 高热、贫血、黄疸等 | 肌肉注射三氮脒溶液、口服焦虫片等 |
绵羊链球菌病 | 高烧、气喘、流泪、黄疸等 | 肌肉注射板陈黄、盐酸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等 |
某地一羊场饲养绵羊120只,八月上旬,羊群突然出现高烧、气喘、流泪、黄疸等症状。最初,养殖户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使用了安痛定、柴胡、病毒灵、青霉素等药物,但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反而加剧,病羊开始出现死亡,共计5只。
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40℃~42℃,稽留4~7天,呼吸急促,反刍停止,胃肠蠕动减弱。眼结膜充血、流泪,贫血和轻度黄疸症状明显。咽喉部及颌下等体表淋巴结肿大。部分病羊出现恶臭稀粪,杂有黏液或血液。孕羊可能会流产,个别羊出现尿液浑浊或血尿。病程6~12天,病羊死前常出现磨牙、抽搐和肢体僵硬。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绵羊焦虫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实验室检验中,通过采血冷片、解剖和实验室诊断,发现病羊血液中存在焦虫虫体,肝、脾等病料中存在革兰氏阳性球菌。
为预防焦虫病与链球菌病,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场地清洁,无尖锐物体,防止外伤。新生羔羊断脐要用碘酊消毒,防止感染。带菌羊只尽可能淘汰,病死羊及污染物应烧毁。环境及用具要定期用3%来苏儿、2.5%福尔马林或1%菌毒碘彻底消毒。
未来展望绵羊疾病防控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因为科技的发展,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防控策略,包括疫苗的研究与改进、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及养殖户防控意识的提升。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绵羊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