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病害

在金黄的稻田里,水稻穗颈瘟如同幽灵般潜行,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丰收的希望。它,就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着产量。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水稻穗颈瘟的神秘面纱,探讨如何守护丰收之路。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病害
一、水稻穗颈瘟的症状与危害

水稻穗颈瘟,顾名思义,发生在水稻穗颈部位的稻瘟病。初期,穗颈上会出现褐色小点,逐渐 ,使穗颈部变褐,甚至形成枯白穗。更严重的是,穗颈瘟会导致水分、养料输送不畅,形成白穗或瘪粒,不仅影响产量,还降低稻谷品质。

气候因素:低温、寡照的环境,会降低水稻抗病性,从而有利于病害发生。

栽培措施:不合理的灌溉、施肥等栽培措施,可能导致稻株生长不良,增加病害发生风险。

品种抗病性: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容易引起穗瘟的流行。

针对水稻穗颈瘟,我们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农业防治 1.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2. 选择抗病品种;3.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
化学防治 1. 穗颈瘟的预防最佳用药时期一般都是在水稻破口前5-7天;2. 抽穗30-50%时再用药巩固一次;3. 喷雾时对工作行、贪青地方、病斑集中或坐蔸地方要重复重点喷雾。
生物防治 1. 利用生物农药,如春日霉素、适乐时、灭稻瘟等;2. 推广使用植物精油、有机硅等助剂,提高农药利用率。
四、防治效果

据调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水稻穗颈瘟的发病率可降低50%以上,产量损失减少30%左右。

把握好用药关键时期,提早做好穗茎瘟预防。

药剂防治以晴天下午4时后喷药效果最佳,打药时掺入展着性、渗透性好的助剂。

在氮肥施用过多的稻田每亩叶面喷施150-200克磷酸二氢钾,促水稻恢复长势,增强自身抗性。

1、穗颈瘟防治关键:科学管理,精准施药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穗颈瘟的防治至关重要。以某地区为例,当地农户在防治穗颈瘟时,除了采用化学药剂外,还注重水肥管理。具体做法是在发病田块,合理安排灌溉和施肥,确保稻株健康生长。穗颈瘟的最佳防治时期通常在水稻破口前5-7天,错过这一时期,防治难度将大大增加。由于气候因素和栽培不当,稻株生长受影响,成熟期推迟,感病生育期与低温连阴雨天气相吻合,有利于病菌侵入。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病害

为有效预防穗颈瘟,应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目前,水稻品种繁多,但大量种植感病品种容易导致穗瘟流行。一些抗瘟品种在连续推广种植3-5年后会丧失抗瘟性,因此需及时更换。在抽穗30-50%时, 用药巩固,重点喷雾工作行、贪青地方、病斑集中或坐蔸地方。若出现白穗,每桶水用40%稻瘟灵80毫升+2%春雷霉素80毫升+植物精油20毫升或有机硅5克喷雾,每亩需打够两桶水。

在某地区,一位水稻种植户遭遇穗颈瘟困扰。在专家指导下,该农户采取了以下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安排水肥管理; ,在最佳防治时期进行药剂防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农户成功控制了穗颈瘟,水稻产量和品质得到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