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环养殖户尝试乌贼人工养殖,探索海洋养殖新领域
方于林介绍说,这批乌贼苗分两种,一种叫虎斑乌贼,另一种叫拟目乌贼,每种各5000头,分开养殖。这些乌贼苗是在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基地繁育成功的。据专家推荐,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比较适合在高位池和一些大的虾塘养殖。正常情况下,养殖三个月后,这批乌贼苗即可长到1~2斤,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眼下乌贼已长到10多厘米。网箱养殖乌贼在台州乃至全国都鲜有所闻,为此,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和市县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除了在技术上指导外,还在资金上加以扶持。
玉环县玉城街道西滩网箱养殖基地考察 宁波市培育的虎斑乌贼苗种已发往多地养殖户5月26日上午,经过10小时的路上运输,50箱10000头乌贼苗从舟山朱家尖运抵位于玉环县干江镇坑盐场的池塘。养殖户方于林和他的伙计小心翼翼地将装在泡沫箱充氧袋里的乌贼苗倒入池塘里。
据了解,方于林原先从事滩涂贝类养殖,由于当地漩门二期、三期的围垦,滩涂可养面积日渐萎缩,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渔技人员获悉宁波大学专家成功繁育乌贼苗的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的水产养殖户,最后方于林决定与对方合作,成为我市尝试人工养殖乌贼第一人。
方于林说,养殖乌贼的关键技术宁波大学的专家事先已经传授给他,养殖过程中,宁波大学的专家还将不定期的来玉环进行技术指导。
乌贼属头足类,曾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历来被人们奉为海中珍品,深受人们喜爱。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人类大量捕捞,致使乌贼资源面临枯竭,宁波大学经过多年努力,于今年年初成功攻克了乌贼亲体捕捞、驯化培养、苗种繁育与养殖关键技术,使得人工养殖乌贼成为现实。
玉环投入8.52亿元开发和保护海洋生态鸟类160种、主要经济鱼类106种。这是玉环投入8.52亿元开发和保护的成果,也是玉环维护海洋生态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玉环以建设现代化海湾城市为目标,依海而建,拥湾发展,积极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让滩更净、湾更美,大力维护海洋生态,恢复和改善了海湾生态环境。
金乌贼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价技术中国海洋大学。西洋海笋海水立体种养殖技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先进技术。
我省池塘养殖乌贼之前尚无成功的先例,其它省市也鲜有报道。如果这次乌贼人工养殖尝试获得成功,就可带动整个产业,届时,价廉物美的鲜活乌贼将越来越多地“游”进市民的厨房。
中国大陆对乌贼繁殖技术的研究突破中国大陆对乌贼繁殖技术也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在国际还没有成功先例的情况下,浙江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蒋霞敏教授和王春琳教授,在2003年突破了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头两年连续全...
浙江海洋学院和宁波大学都对曼氏无针乌贼繁殖生物学、乌贼亲体的越冬技术、升温人工育苗技术、乌贼幼体饵料选择、亲体培育、两茬育苗、活体捕捞网...
项目 | 内容 |
---|---|
项目名称 | 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 |
技术突破 | 解决了金乌贼全人工养殖过程中人工育苗的亲本问题和苗种培育时间控制问题 |
验收结果 | 金乌贼工厂化养殖试验成功 |
“这几天池塘里不用投饵料,池塘里本身就有藻类可供乌贼苗食用,过几天再往池塘里撒虾叽,刚开始每口池塘投5斤虾叽就够了,不要太多,太多乌贼苗吃不了容易腐烂影响水质,然后逐渐增加投饵,饵料也可以选用小鱼小虾,养殖过程中还不需要增氧机增氧。”
浙江玉环养殖户尝试乌贼人工养殖,探索海洋养殖新领域。的部分完成,下一步是玉环乌贼养殖:海洋养殖新典范。
玉环县正筹划成立紫菜养殖协会,探索行业自律管理。他们将推行属地海上卫生三包政策,与养殖户签订协议,要求清理漂来的垃圾,处理自己的垃圾,以及退养后的垃圾。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养殖环境,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7月15日上午,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台州执行部人员来到玉环县玉城街道西滩网箱养殖基地,察看养殖户肖根夫的网箱养殖情况。宁波墨科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在现场,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
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项目通过现场验收,标志着我国金乌贼人工养殖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技术突破,为我国乌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