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广西柳州三江创新稻田养殖,罗非鱼品质提升

6月22日,三江县程村乡大树村一派热闹景象,原来是三江县水产畜牧局和乡镇府工作人员正在免费分发鱼苗给做好田埂……近年来,在三江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该县致力于创新稻田养殖模式,使得罗非鱼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成功打造出高档鱼品。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晒江村的整片农田耕作区内,村民们互相帮忙硬化田埂,为今年全村推进稻田养鱼项目做准备。三江境内育出的稻田鱼香甜可口,历史上曾为朝廷“贡品”。今年该县瞄准稻田养鱼这一生态产业,整合农业、水产畜牧、水利、发改、扶贫等部门资金1亿多元,重点对八江乡和良口乡2万亩稻田养鱼进行整乡推进。

广西柳州三江创新稻田养殖,罗非鱼品质提升

获得企业实施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三江稻鱼螺提质增效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一、打造“四个中心,四个基地,一个车间”晒江国家稻田养鱼示范基地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主线,打造三江稻田鲤鱼原种扩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三江育种中心、三江县晒江鲤良种培育中心、西南地区原生资源保种改良中心、三江县晒江鲤选育。

项目 内容
三江稻田鲤鱼原种扩繁中心 培育优质鲤鱼种苗,为稻田养鱼提供优质种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三江育种中心 引进国内外优质水产养殖品种,进行选育和推广
三江县晒江鲤良种培育中心 培育高品质晒江鲤,提高市场竞争力
西南地区原生资源保种改良中心 保护西南地区原生水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江县晒江鲤选育 选育优质晒江鲤,满足市场需求

两个绿色生态品牌,使项目农户年人均增收达1000元,对全县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进行技术提升。养殖品种主要有罗非鱼、本地品种三江鲤等。近年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田里养殖出来的罗非鱼不但肉质鲜美,而且能卖出每公斤30多元的好价钱,成为市场上人们争相购买的紧俏货,实现了从普通的鱼类品种变为高档货的华丽转身。

鱼苗养殖方面,主要放养已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的三江稻田鲤鱼,使稻田形成水上有稻、水中有鱼的立体开发模式,收到一水两用、一田两收的效果。2014年以来,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依托区位优势、自然环境优势、产品市场优势、群众基础优势和产业互动优势,提出了大力实施种稻养鱼“3721工程”。

撒一把饵料,鱼儿蜂拥而至;提一下渔网,鱼儿使劲跳跃。创业初见成效,王继红满怀憧憬。201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出台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率先在八江、良口两乡镇整乡推进“种稻养鱼”标准化建设2万亩,打造“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生态品牌。该县八江镇马胖村村民王继红决心与鱼结缘,他完成稻田硬化,建设鱼苗繁育基地40亩,并注册成立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方式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起红糯米和优质稻,繁殖草鱼……

当广西柳州三江创新稻田养殖,罗非鱼品质提升,打造高档鱼品。被彻底剖析后,轮到三江稻田养罗非,高端鱼品新潮流登场了。

稻田变宝地,三江探索生态养殖新模式
广西柳州三江创新稻田养殖,罗非鱼品质提升
科技助力,打造“四个中心,四个基地,一个车间” 项目农户增收,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通过稻田养鱼项目,农户年人均增收可达1000元。项目引入了罗非鱼和三江鲤等多种养殖品种,形成了“水上有稻、水中有鱼”的立体开发模式,既实现了生态保护,又带来了经济效益。

合作社+基地+农户,共同打造特色品牌 未来展望:三江稻田养鱼迈向更高水平

因为三江稻田养鱼项目的深入推进,未来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态养殖。通过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三江的稻田养鱼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