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枇杷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品质

果实套袋,这一看似简单的农业操作,却蕴含着提升枇杷品质的深刻智慧。它不仅能预防高温对果实的直接伤害,还能预防锈、紫病、日灼病、栓皮病,吸果夜蛾等病、虫、鸟类危害,减少雨后太阳暴晒时造成的裂果,同时可避免药液直接喷洒在果面上而影响果品安全,还可使果实着色好,外表美。

枇杷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品质

在蒙自,枇杷套袋时间多数集中在8月、9月、10月,11月,一般在谢花后出现小果月小果座稳后立即开始,进行后一次疏果后为宜。选择大小适合的果袋既要起到保护果实又有空间透气,确保枇杷健康成长。

套袋时间 套袋目的
8月-11月 预防病虫害,减少鸟类啄食,抑制锈病发生
谢花后 确保小果座稳,为后续生长打下基础

套袋材料对果实色泽与品质影响较大。如用透明度高的白纸或报纸做纸袋,果实深红色,糖度高,但果肉较硬,果汁较少,风味较差;而用透明度较低的荔枝袋套袋,果皮浅红色,果软而多汁,味佳,但糖度较低,成本太高,一般农民接受不了。目前,采用最多的是报纸袋,成本低,效果好,农民容易接受。

将报纸订成长方形纸袋,长20厘米×宽15厘米,具体依果穗大小而适当增减。由于早熟品种在2~3月份成熟,但那个时候没有别的水果,果实易受鸟类、夜蛾和蝙蝠为害,因此采用二层的报纸袋。

果实套袋技术能够有效的保护果实,对防止枇杷病虫害、减少鸟类啄食以及抑制锈病的发生均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近些年来在枇杷种植过程中应用广泛,有效提高了枇杷的产量及品质。因此,要提高枇杷套袋果实的甜度,就需要适当推迟采收时间,尽量让套袋枇杷成熟度高些,以利于提高果实的糖含量,提高果实的品质。

早熟枇杷1月初幼果就有拇指那么大,可以进行套袋。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套袋后,可减少果实与枝叶间相互摩擦而造成的机械伤,同时减少枇杷果实上的残留,提高果品安全性,增加种植效益。枇杷套袋可以防止果实的多种病虫害...

因为枇杷比其它水果要早成熟,套袋可以避免果实遭受病虫危害。另外套袋还能保证果实上的茸皮完整性,使果粉增多,保持它的色泽鲜丽,提高商品率。

套袋前先疏去一部分尚嫌过多的果穗支轴,通常每穗中保留2~3个支穗,然后疏去病虫果、冻伤果或机械损伤果,再疏去小果和密生果,保留中部膨大稍圆的果实。树势旺、结果枝强壮、叶片多的树,以及树冠中部和下部适当多留,相反则少留。疏果后必须喷一次药,以杀菌和杀虫药剂混合喷用。喷后等待药水干了,才进行套袋。应遵从由上到下,从里到外,小心轻拿的原则。不要用手触摸幼果,防止果面形成果锈,不要碰伤果和防止落果。将袋口充分撑开,手托起袋底,将幼果套入袋中,位置适当,防止果实触及袋面,以减轻日灼。袋的基部提紧后,用尼龙线扎紧,也可用订书钉夹住。每批套袋宜在袋上作出标记,区别成熟期的迟早,以便采收时辨认。中途如出现纸袋破损,要及时补牢。摘果时撕袋。

枇杷套袋能有效地防止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减轻春雨带来裂果、预防病虫和鸟害,同时明显地减少农药残留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套袋后的果实色泽鲜艳,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1、套袋材料对果实色泽与品质影响较大。

针对枇杷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延长保鲜期。的观点告一段落,再延伸至枇杷套袋技术,品质保鲜双提升。

枇杷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品质
套袋时间与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