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两台农在广东中山以台湾莲雾成功创业

小队成员 邹宏达 党志强
时间 2014, 5, 15
第一部分 背景分析

王振纲坦承,来中山之前,种台湾莲雾并非他的专业。尽管坦洲的气候环境适宜台湾莲雾种植,但由于两地还有一定的气候差别,加上这种水果讲究技术和管理,前9年一直未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不是不结果,就是产出少得可怜。但在有20年种植莲雾经验的赖明福应邀来负责果场后,才开始扭转局面,取得突破。

两台农在广东中山以台湾莲雾成功创业

本次论坛由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由福建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9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所在县主管部门参与承办。

活动邀请了园区漳州天福茶业、蜜原农场、漳浦台丰山生态农业、漳州春亿农业、漳浦同正食品、菱云农业科技、漳浦恒美食品7家台资企业和一对台农讲述创业、生活心得,大家交流互鉴、畅所欲言,现场氛围其乐融融。

台湾莲雾是台湾特色水果,也是果中珍品。“紧邻珠海的津浦农场,与珠海一样,和台湾莲雾主产区的台湾屏东的纬度一样的,这一带有丰富的水质很好的水资源,产出的果实比较漂亮,质量基本上与台湾产的没有区别。产量也相当高,不少树上单株产量可达150多公斤。”珠海红翡翠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吴聚呈说。

他俩在孙中山家乡建起的名叫“津浦”的农场。阳春3月,津浦农场内的每棵莲雾树都挂满了水果,一串串、一簇簇酷似小铃铛的粉红色莲雾果压弯了枝头。3月7日,李清吉回了台湾,留守这里的是王振纲。

12年前,来自我国台湾省台北市的王振纲与李清吉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坦州镇新合村安昌队,租下150亩土地,栽下了4000多棵台湾莲雾,12年后,这片林地给他们每年能带来约10万公斤收成,按每公斤最低价算,年产值至少有400万元人民币。

王振纲对能在孙中山的故里成功创业十分喜悦。不过,他还希望联合紧邻他的果农们建一个水果直销卖场。“我的邻居种了很多其他的水果,质量都不错,如果能联合起来,能利用好季节空档,大家的收益都会提高。”他说。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哎……12月23日,一场以“乡愁遇见小康——走进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主题的网络直播活动在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举办。主播台上,几个身穿红色衣裙的“阿里山姑娘”伴着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翩翩起舞,曼妙舞姿吸引了众多网民到直播间围观。

吴聚呈是珠海人,他所在的果园,在台湾专家陈敬尧的帮助下,在珠海育出了令台农也佩服的“红翡翠”。2年前,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位果农,还决定抱团扩种这种莲雾和齐拓市场。吴聚呈此次出现在津浦农场,是因为他借这片林地正在试验反季节培育的台湾莲雾。

惠安台创园先后引进百香果、火龙果、芭乐、莲雾、树葡萄等台湾农业新品种200多个、新肥料30多个,初步建成了总面积200多亩的台湾新品种和新肥料试验示范基地。

觉得味道不错,于是邀请我到坦洲种植莲雾。他希望,坦洲出产的台湾莲雾销售范围可以跳出本地,销往广东其他地方,甚至 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

吴聚呈也希望能强化行业联盟。“如果我们能以联盟为平台,以企业为龙头,结合农户,采用订单式的农业进行发展,就能更快地达到农户受益、企业发展、地方产业带动、特色产业形成的目标。在这一方面,希望能得到当地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和资金方面更多的扶持。”吴聚呈说。

在两台农在广东中山以台湾莲雾成功创业,探索农业新机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台湾莲雾中山创农,引领农业新潮流。的内容。

中山莲雾创新之路:农业新风尚的先行者

两台农在广东中山以台湾莲雾成功创业

中山的莲雾产业不仅仅是王振纲一个人的事业,更是整个地区的共同财富。通过举办论坛、交流活动,中山莲雾产业吸引了众多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加入,共同推动莲雾产业的本地化发展。同时,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助力莲雾产业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为了拓宽莲雾市场,王振纲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销售模式。他们不仅建立了水果直销卖场,还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将莲雾销售到全国各地。此外,他们还尝试反季节培育莲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