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黄秋葵种植:了解其生长习性

一、黄秋葵的生长习性

黄秋葵,作为一种独特的蔬菜,其对生长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了解其习性,是成功种植的第一步。

黄秋葵种植:了解其生长习性
1. 温度与光照

黄秋葵喜温暖,忌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在无霜期内完成。开花结果期,应选择温暖湿润的季节。此外,黄秋葵需要充足的光照,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黄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土壤pH值以5.5-6.5为宜。水分管理方面,需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开花结果期,需充足的水分。

黄秋葵适宜在4月上旬至7月下旬播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可提高成活率。

种植方式 畦宽 畦高 沟宽 株行距
深沟高畦 0.9-1.2米 25-30厘米 30厘米 45厘米×90厘米或40厘米×70厘米
3. 田间管理 4.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易受立枯病、疫病等病害侵袭。虫害主要有蚜虫、叶潜蝇等。防治方法如下:

病害 防治方法
立枯病 72%克露800倍液
疫病 68.75%易保1500倍液
虫害 防治方法
蚜虫 90%杜邦万灵2000倍液
叶潜蝇 15%杜邦安打3000倍液

当果长8-10厘米,果色从浓绿转为淡绿色时,即可采收。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品质。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黄秋葵的种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其生长习性和种植技巧,就能在自家的菜园里收获美味的黄秋葵。

黄秋葵种植:肥水管理策略

黄秋葵的生育周期较长,大约为三个月,因此肥水管理至关重要。在种植前需施足基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定植后1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采用穴施方式,肥料包括硫酸钾和三元复合肥,用量分别为每667平方米4公斤和6公斤。随后,在定植后30至35天进行第二次追肥,施于畦两边。此外,中耕培土也是肥水管理的一部分。水分管理上,在开花结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果实纤维化,影响产量和品质。雨天要注意排水,避免沟内积水。开花结葵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6000倍液,可促进丰收。

黄秋葵虽然不易发生病虫害,但仍需注意防范。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和疫病,可用72%克露800倍液或68.75%易保1500倍液防治。虫害如蚜虫和叶潜蝇,则可用90%杜邦万灵2000倍液或15%杜邦安打3000倍液防治。

黄秋葵种植:了解其生长习性

黄秋葵在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高温下尤其明显。7月份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要4至5天。在种植时,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由于生长周期短,耐干热,黄秋葵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黄秋葵适宜在春季4月份进行种植,喜欢温暖的环境,不耐霜冻。在寒冷地区,可提前在大棚温室育苗。种植前需进行深耕,加深熟土层,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黄秋葵生长采收期长,整个生育期约100天。

定植前需犁地晒白,并施足基肥,包括腐熟的鸡粪、过钙和三元复合肥。整地作深沟高畦,畦宽0.9至1.2米,畦高25至30厘米,沟宽30厘米,双行种植,株行距45厘米×90厘米或40厘米×70厘米。每穴栽一株,每667平方米栽1200至2000株左右。

由于黄秋葵前期生长缓慢,到7月份才开始采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与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和农作物间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