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育壮苗技术,关注苗期管理
现将芦笋种植的育壮苗技术介绍如下。芦笋生产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出苗率高,可节约种子,降低成本,便于集中管理,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和培育壮苗。优良的芦笋品种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如优良的杂交一代品种或者是全雄一代杂交种。
1. 温度管理。早春播种要注意保温,芦笋发芽适宜的温度为25℃-28℃,小拱棚或阳畦育苗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8℃、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最低温度不低于8℃,最高不超过30℃,超过30℃应及时放风。并逐渐加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壮苗标准。
2. 水肥管理。出苗前苗床土要保持湿润,否则应及时浇水,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及时浇水。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可随水浇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如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沼液,也可随水施入尿素及氯化钾等,苗期追肥2-3次,使苗在生长后期能充分积累同化养分培育壮苗。
3. 中耕锄草。出苗后,立即将地膜揭除。齐苗后撒播的要疏苗,保持苗距7-10厘米。育苗期间要勤除草,及时中耕松土。适当培土,使鳞芽发育粗壮,防止苗株倒伏。
4. 病虫防治。用多菌灵、芦笋清防治茎枯病、褐斑病,用抑太保、辛硫磷等防治斜纹夜蛾及地下害虫。为害芦笋幼苗的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和蛴螬,每亩地可用辛硫磷2公斤拌细干沙7.5公斤撒在畦面上防治。
5. 栽培季节和播种期。播种期可根据茬口和育苗条件,由定植期向前推70-80天,早春当4-5厘米处土温达10℃以上时为播种适宜期。芦笋多春播,也可秋播。春播2月份播种,4月份定植,第二年春季开始采笋。秋播8-9月份播种,10-11月份定植,第二年秋季可开始采笋。
六、育苗期的管理
品种 | 特点 |
---|---|
冠军 | 早熟、产量高、品质好 |
硕丰 | 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
京绿2000 | 高产、品质优、适应性广 |
井冈701 | 早熟、产量高、品质好 |
井冈红 | 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
NJ1113 | 早熟、产量高、品质好 |
NJ1122 | 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
NJ1025 | 早熟、产量高、品质好 |
阿波罗 | 产量高、品质好 |
阿特拉斯 | 产量高、品质好 |
小拱棚或阳畦育苗:一般早春低温季节育苗时采用小拱棚或阳畦育苗。阳畦可于冬前做好,一般做成宽1.5米、长10-15米、深30-40厘米的阳畦。小拱棚可在露地育苗的畦面上用竹竿或竹片架设,覆盖塑料薄膜。小拱棚育苗、阳畦育苗或温室育苗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
露地育苗:栽种一亩地芦笋用种90-100克,占用育苗地面积30-40平方米。育苗地每亩施腐熟堆肥3000-5000公斤、撒可富复合肥50公斤,撒匀深耕25厘米,精细整地后做畦,做成1.2-1.5米宽的畦,整平畦面做到土壤细碎,畦面平整。
三、栽培季节和播种期
芦笋种子皮厚坚硬,角质化强,吸水困难,发芽缓慢,为促进芦笋种子发芽,在播种前必须先催芽。播种前可先将种子晾晒1-2天,然后用清水漂去秕籽和虫蛀籽,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0-12小时,用30℃-35℃温水浸种2-3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用湿纱布或毛巾包好,放在25℃-26℃的温度下催芽,每天用自来水冲洗2-3次,有10%-20%种子拱芽后及时播种。
从芦笋育壮苗技术,关注苗期管理,确保芦笋苗健康生长。延伸出来,我们谈谈芦笋苗期管理关键技术。
播种期通常在早春或秋季,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晾晒、消毒和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出苗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确保幼苗健康生长。
五、中耕锄草 六、病虫害防治芦笋育苗方式主要有露地育苗、塑料小拱棚育苗、阳畦育苗和温室育苗。播前,需准备好苗床、营养土、农药等材料。
八、芦笋品种选择优良的国产芦笋品种有冠军、硕丰、京绿2000、井冈701、井冈红等。国外品种有NJ1113、NJ1122、NJ1025、阿波罗、阿特拉斯等。
芦笋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芦笋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