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菜,又名菊花菜
作者:花田诗韵•更新时间:8小时前•阅读2
茼蒿菜,亦名蓬蒿菜,属菊科植物。具有清血养心,润肺消痰的功能。云:每年九月份下种,冬季及下一年春季采食茎叶肥嫩,微有蒿气,故名茼蒿。花深黄色,状如菊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此菜自古作药用。其性味甘、辛、平,无毒。孙思邈《千金方》中主要成分含挥发油、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磷、铁、钙等。药用功能清血养心,润肺消痰。
茼蒿菜药用价值
茼蒿与菊花脑的区别
不是茼蒿不是菊花脑,二者有区别。茼蒿和菊花脑虽然都有菊花二字,但实际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主要区别有,科目分类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
茼蒿菜挑选茎短,且粗细适中者。通常茎越短越鲜嫩,而粗茎而又中空的茼蒿菜大多生长过度,叶子又厚又硬。
据说菊花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菊花菜,又称菊花脑,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野生植物。菊花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钙、铁、钾等营养成分。
茼蒿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含有丰富的水分、粗纤维以及各类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每100克茼蒿菜约含有1.9克蛋白质、3.9克碳水化合物、0.3克脂肪、1.2克粗纤维、248毫克氯、220毫克钾、161毫克钠、73毫克钙、36毫克磷以及少量各类维生素成分。
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鲜香嫩脆的赞誉,一般营养成分无所不备,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超过一般蔬菜,为黄瓜、茄子含量的1.5~30倍。茼蒿含有一种物质叫香茅素,具有独特的香气。
茼蒿含挥发油,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磷,铁,钙等。其中,挥发油和脂肪具有润肺止咳、消痰开郁的功效;蛋白质和维生素则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茼蒿菜可以用来炒、煮、凉拌等多种方式食用。在烹饪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醋等调味品,以增加口感。
茼蒿菜喜光,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在种植时,可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大约20天左右即可出苗。
在选购茼蒿菜时,应选择颜色鲜绿、茎叶完整、无病虫害的茼蒿菜。避免购买叶子发黄、茎杆或切口变褐色、有异味或腐烂的茼蒿菜。
茼蒿菜不宜长时间存放,最好现买现吃。如需保存,可将茼蒿菜洗净后,沥干水分,用保鲜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


菊花菜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益处
症状 | 治疗方法 |
---|---|
高血压性头昏脑胀 | 鲜茼蒿菜一把,洗、切、捣烂取汁,每服一酒杯,温开水和服,一日2次。 |
热咳痰浓 | 鲜蒿菜9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溶化后,分2次饮服。 |
烦热头昏,睡眠不安 | 鲜茼蒿菜,菊花脑各60~90克,煮汤,一日2次饮服。 |
茼蒿菜,又名菊花菜,属菊科植物,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部分完成,下一步是菊科植物,菊菜新应用,未来食尚趋势。。
茼蒿菜,俗称蓬蒿菜,归属于菊科植物,富含营养与药用价值。据古代文献记载,茼蒿菜具有清血养心、润肺消痰的功效。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挥发油、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在中医理论中,茼蒿菜被认为是养生佳品,能够有效缓解高血压性头昏脑胀、热咳痰浓等症状。
挑选茼蒿菜时,应选择茎短、粗细适中的,通常茎越短越鲜嫩。茼蒿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进行多种烹饪,如煮汤、炒菜等。食用茼蒿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如盐、酱油、醋等,以增加口感。
茼蒿菜与菊花脑虽然都有“菊花”二字,但实际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主要区别在于科目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茼蒿菜属于菊科植物,而菊花脑属于菊科菊花属。此外,茼蒿菜的茎光滑无毛,而菊花脑的茎则有毛。
茼蒿菜的烹饪技巧与美味佳肴材料:茼蒿菜、猪肉丝、蒜末、生抽、盐、油
步骤:
将猪肉丝用生抽、盐腌制10分钟。
将茼蒿菜洗净,切成段。
锅中倒入油,加热至5成热,放入蒜末爆香。
加入腌制好的猪肉丝翻炒至变色。
放入茼蒿菜,翻炒均匀。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这道菜肴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是一道适合家常烹饪的美食。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茼蒿菜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同时,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改进,茼蒿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不断增加。预计在未来,茼蒿菜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产业发展也将更加繁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