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西葫芦大棚栽培管理,涉及温度、湿度、施肥等关键环节

西葫芦,别名茄瓜、熊瓜、白瓜等,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蔬菜。在大棚中进行西葫芦栽培,需要关注温度、湿度、施肥等关键环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西葫芦大棚栽培管理,涉及温度、湿度、施肥等关键环节
一、西葫芦生物学特性
需肥量 需肥量较大,生产1000kg商品瓜,需肥折合氮3.9-5.5kg,五氧化二磷2.1-2.3kg,氧化钾4-7.3kg。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营养物质含量 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2.5-9毫克,钙22-29毫克。

湿度: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

1. 温度管理

大棚秋冬茬西葫芦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至9月中旬,亩用种量500克;砧木黑子南瓜用种量800-1000克,与西葫芦同时播种。

1. 温度:调控温度,增加光照。西葫芦定植后,白天棚温应保持在25℃~30℃,夜间18℃~20℃,以促进缓苗。缓苗后温度要适当降低,白天控制在20℃~26℃,夜间12℃~15℃,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结瓜后再适当提高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5℃~20℃。加大昼夜温差,以利营养积累和瓜的膨大,在保持棚内温度的情况下,早拉晚放草帘。阴雨天要开启日光灯,张挂反光幕,同时喷施光合微肥。

当根瓜长达10厘米时浇第一水,随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5公斤,以后15~20天浇第一次水,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浇水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进行,阴天不浇,以防降低棚温,加重病害。另外,因深冬棚温低,通风少,可设法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3. 人工授粉

西葫芦为雌雄异花受粉作物,在棚室栽培条件下,须进行人工授粉。方法:每天上午9~10时,采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将雄花的花蕊往雌花的柱头上轻轻涂抹,即可授上花粉,每朵雄花可授5朵雌花。同时用20ppm的2,4―D溶液涂抹雌花柱头或花柄,可提高坐果率。此外,当植株花朵过多时,要适当疏花,以保证植株正常结瓜。

4. 防治病虫害

大棚西葫芦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蚜虫和白粉虱。病毒以预防为主,消灭传毒害虫,发病初期可用敌灭净、病毒灵、病毒1号的防治;灰霉病用克霉灵、防霉灵防治;白粉病可用硫磺胶悬剂防治;蚜虫可用灭蚜1号防治,白粉虱可用吡虫啉、扑虱灵或黄板诱杀防治。

西葫芦,又称茄瓜或白瓜,是深受喜爱的蔬菜。它不仅品种繁多,包括矮生、半蔓生和蔓生,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维生素C、葡萄糖以及钙质,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西葫芦大棚栽培管理,涉及温度、湿度、施肥等关键环节
适宜的种植环境与土壤条件

西葫芦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无论是砂土、壤土还是黏土,皆可栽培。深厚肥沃的壤土更有利于获得高产。适宜的土壤湿度是西葫芦生长的关键,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以免影响产量。

大棚秋冬茬西葫芦播种与管理 施肥与水分管理

西葫芦大棚栽培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适宜的播种时间、温度管理、肥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只有全面掌握这些要点,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西葫芦种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