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瓜因种植面积扩大、品种更新换代等原因逐渐淡出兰州市场
市场是无情的,也是最公平的,据了解,白兰瓜真正走向国内市场,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当时,由于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开始向兰州皋兰县什川、忠和和甘肃的敦隍、安西,武威的民勤等县扩大种植面积,农民的种植热情极高,市场也在刚开始的几年内给瓜农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几年时间内,出现了民勤、安西、敦煌等县市万亩以上的白兰瓜种植大户,白兰瓜主产地西移东扩,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只是好景不常,在经过几年的市场角逐之后,白兰瓜遭遇了品质下降、品种退化的严重问题。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消费者对白兰瓜口感“走向浆水味”反响非常强烈,恢复原白兰瓜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其他方面的种种因素导致原来口味纯正的白兰瓜特性再也无法重现。据兰州市农牧局农业处王处长介绍:今年兰州市瓜类种植面积累计493770亩,其中白兰瓜已不再是兰州市主流瓜类品种,2003年再没有下达硬性种植指标,估计兰州全市种植面积不足千亩。
白兰瓜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不仅外省市场难觅踪影,就连原产地兰州也逐渐走向衰落。记者在城关乡文化站瓜果批发市场上看到,7月份正值白兰瓜上市的旺季,但是在这个瓜果批发市场上热销的却是当地的西瓜以及其他瓜果,而批发价在每斤0.70元的白兰瓜却无人问津。
品种演化与市场变化这种天然杂交过程,使得白兰瓜品种在长期演化中,品质和一致性逐渐降低。实践证明,拥有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需要有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以加强和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更新换代工作。白兰瓜生产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只是情况和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闻名遐迩的兰州白兰瓜在国内诸多市场中却难觅踪影了,即使在盛产白兰瓜的兰州青白石,也很难觅寻原来那种香甜扑鼻的原味品种了。
地理优势与产业困境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瓜果生长,同时,也是白兰瓜生长的理想佳地。马学军研究员告诉记者:兰州应该抓住这一特殊的地缘优势和有利条件,去发展白兰瓜生产、种植。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应积极引导农民;限量栽培,在白兰瓜的生产发展上,应该学习借鉴去年兰州市政府出台管理百合的那种模式;禁止劣质白兰瓜入市;另外,应该建立农产品身份证制度。
同时,马学军研究员分析认为,兰州白兰瓜不可能再达到当年的鼎盛状况,但是市场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市场规律来加以调节。其实,解决白兰瓜品质的问题,就在我们消费者手中。当成熟的高品质白兰瓜售价能够三倍、四倍于早产白兰瓜的时候,农民自然会选择适应市场的种植方法,人为干预已经很难恢复产业盛况了。
种植技术与品质下降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甜瓜研究员马学军认为:许多瓜农为追求早上市,施用一种叫乙烯利的催熟剂擦洗,或者就是生瓜上市,造成生瓜赚大钱、熟瓜不赚钱的局面,这样以来,瓜农都看模学样,开始用催熟剂,产品好看不好吃,消费者第一次吃过之后,第二次也就不愿意再买了,这种栽培技术上的不规范运作造成了白兰瓜品质上的损害。
陈陈沟村陈主任则认为:以前他们种植白兰瓜都是沙地旱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灌溉、水分积累慢,生长周期长,利于糖分的积累和果实的自然成熟,口感好。在近几年,农民种植观念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以前那种费时、费力、低效益的耕作方式,少部分瓜农转而采用陆地耕作方式,并采用人工漫灌,覆盖地膜等方法催短了生长期:这样做是为增加产量,追求早上市,但这样会造成白兰瓜糖分积累不足,甜度损失增大,正好是“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而甘肃省农业厅土肥博士张树清分析认为: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也对白兰瓜的品质有所改变,以前的瓜农施用农家肥和绿肥作白兰瓜的主肥料,这样会保持白兰瓜的自然品质;但现在的瓜农不再这样辛苦了,使用氮肥、磷肥等作主要肥料,主要是大幅度提高产量,这样也会损失白兰瓜的部分品质。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人均纯收入 |
---|---|---|---|
20世纪70年代 | 10000 | 几万吨 | 1000元以上 |
2002年 | 200亩 | 不足十万公斤 | 不详 |
7月14日,记者在兰州市青白石乡采访时了解到,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仅青白石一个乡种植白兰瓜的村就达到了五个,除—小部分菜农外,80%的郊农都种植白兰瓜。保守数字估计,当时全乡白兰瓜种植面积在10000亩以上,年产量高达几万吨,甚至达到了十几万吨,人均纯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而如今,在青白石乡,记者看到只有陈沟村一个村在种植。据陈沟村陈主任介绍:2002年,他们全村种植面积才200亩,2003年不足200亩,年产量不足十万公斤。
白兰瓜因种植面积扩大、品种更新换代等原因逐渐淡出兰州市场。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白兰瓜兰州市场转型新路径。
市场风云变幻,白兰瓜在兰州的辉煌岁月已然成为过往。从改革开放初期,白兰瓜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市场需求,迅速在兰州周边地区扎根。只是,因为时间的推移,白兰瓜的品质问题逐渐凸显,市场地位也开始动摇。
白兰瓜种植的辉煌与衰落白兰瓜品种的退化,是其品质受损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种植,白兰瓜的重要基因丢失,品质逐渐降低。此外,一些瓜农为了追求产量,使用催熟剂、生瓜上市等不规范操作,进一步加剧了白兰瓜品质的下降。
未来展望:重振白兰瓜雄风尽管兰州白兰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相信白兰瓜的辉煌岁月一定会重现在兰州这片土地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