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黄背木耳栽培技术,一种利用木材或木屑等原料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黄背木耳栽培技术解析

黄背木耳,别名黄木耳,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它以其丰富的营养、脆嫩口感而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将深入解析黄背木耳的栽培技术,旨在为从事食用菌种植的您提供实用的指导。

黄背木耳栽培技术,一种利用木材或木屑等原料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一、最佳出耳季节

黄背木耳的最佳出耳季节应在立夏至秋分期间。此期间气温适宜,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耳朵的形成。

二、菌袋培养

菌袋培养是黄背木耳栽培的关键步骤。接种至发满菌需40天,建议在春节后进行种植。若种植量较大,可在春节前一个月开始。

步骤 内容
春节前 严防发满菌丝的菌袋受冻。
春节后 在房屋后或空地上搭建遮阳棚,四面用草苫围严。摆放菌袋时,排与排之间需留一定的间隙,菌袋上面可用编织袋覆盖。
三、生活条件

黄背木耳是木腐性真菌,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营养物,而只能通过菌丝分泌各种酶来分解环境基质或腐木中的有机物大分子成为可以直接吸收的水分子有机物。

四、管理要点 1. 及时检查杂菌

菌袋常有杂菌污染,要及时检查,轻拿轻放,防止袋壁破损。温室中如发现老鼠危害,要及时撒施石灰,使菌袋表面覆盖一层石灰,即可阻止其危害。

2. 发菌期管理

为使毛木耳在菌丝体未长满培养料之前不形成子实体,一般发菌的栽培种给以遮光,这样利于养料的充分利用和菌丝体良好生长,使以后出耳整齐而长出的耳质量好。

3. 优选品种

选择菌丝生长健壮、出耳早、抗性强、生育期短、朵形好、产量高的品种。

4. 温室与温度

菌袋入室头几天,室温须达到25-28℃,使菌种在最佳条件下最快地萌发、定植。待菌丝发出后,温度降到18-22℃,此温度下菌丝洁白健壮、产量高。

5. 光线与通风

光线要偏暗。光线是形成子实体的重要因素,控制光强度,就能控制子实体的形成,减少养分消耗。木耳为好气性真菌,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每天要定时通风换气1-2次。

6. 培养料配置

按照黄背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氮比,可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就地取料选用。常用的袋料配方为:棉子壳、锯末、玉米芯各占1/3,糖1%,石灰粉2%。

7. 菌袋制作

将玉米芯提前用石灰水浸泡,而后将锯末、棉子壳及各种辅料加入,混合拌匀。水分应掌握在拌料后3-4小时,用手紧握培养料指缝出水即可。灭菌后PH值为6-6.5,若有差异,调整石灰的用量。塑料袋的规格为20×42厘米,装袋要求松紧适当,口绳要扎紧。常压灭菌达到100℃后,保持11-12小时。使用甲醛或高锰酸钾灭菌后接入菌种。

黄背木耳栽培技术,一种利用木材或木屑等原料培育食用菌的方法。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黄背木耳木屑栽培,食菌新潮流。。

春节前发满菌丝的菌袋需特别注意防冻,春节后则可在房屋后或空地上搭建遮阳棚,四面用草苫围严。摆放菌袋时,应确保排与排之间留有适当间隙,菌袋上方可用编织袋覆盖,以防雨水侵袭。若春天干旱少雨,可适当进行人工喷水。

黄背木耳栽培技术,一种利用木材或木屑等原料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在接种过程中,菌种不宜揉得太碎,但也不要有大块。适当加大接种量,有助于菌种优先布满料面,有效阻挡杂菌侵入,减少坏袋现象。早春接种时需抢温,晚春则需待培养料冷却后再进行接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