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疫病是田七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田七,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其种植历史悠久,市场需求稳定。只是,田七疫病这一常见病害,却常常成为田七种植户心中的痛。它不仅严重影响田七的产量和质量,更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深入剖析田七疫病,帮助种植户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田七疫病,又名搭叶烂,主要侵害田七的叶片和叶柄。发病初期,叶片或叶柄上会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后病斑颜色加深,患病部位变软。严重时,叶片会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呈半透明状,最终干枯或下垂,粘附在茎秆基部。
田七疫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措施 | 具体操作 |
---|---|
采果后处理 | 剪去地上部分,清洁田园,用1~2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畦面,进行消毒。 |
发病前预防 | 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
加强田间管理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害传播。 |
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抗病性强的田七品种,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害积累。
加强土壤管理:深翻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降低病害发生。
及时清除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病害传播。
四、案例分析某田七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遭遇了田七疫病的侵袭。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该种植户成功控制了疫病的发生,田七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具体案例如下:
选择抗病品种:更换为抗病性强的田七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及时清除病株。
发病前预防: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预防喷洒。
经过一年的努力,李先生的田七产量提高了20%,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田七疫病防治的重要性。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田七种植技术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田七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田七疫病:为害叶。田七、田七花、三七、田七粉田七种植点击进入种植技术查看更多信息。
George174田七种植中免不了会有一些病害,疫病就是其中一种,要做好及时防治才能保证田七的生长收获。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田七种植技术之田七疫病的防治。
田七又名三七,是我国一种中草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补血效果为中草药之最,与人参的味同功亦等,所以得名人参三七。那么在田七种植时会有哪些病虫害危害呢?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1、立枯病 立枯病是田七最为常见的病害,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种子、幼芽以及幼苗...
田七的主要虫害有、螨类、蚜虫、地老虎等其他地下害虫,它主要危害叶片和根茎部位,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到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种植时深翻土壤,杀死越冬害虫,虫害严重时可用乐果乳液防治,但是要注意浓度,以免影响到田七生长。
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在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种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再用石灰粉对病穴消毒,也可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灌根,效果...
防治方法:一是采果后剪去地上部分,清洁田园,用1~2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畦面,进行消毒。二是发病前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Hu辨ahuib田七,又名三七、人参三七等,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贵重药材之一,驰名中外,田七以块根和花入药,有活血祛淤,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近年来,由于田七病虫为害严重,常造成减产或绝收,有些药农已不在种植,严
田七疫病,又称搭叶烂,是田七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隐患。这种病害在4月至5月开始出现,到7月至8月达到高峰期。疫病一旦爆发,会对田七的叶或叶柄造成严重影响。初期,叶片或叶柄会出现暗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后病斑颜色加深,病部变软,叶片呈现出类似烫伤的半透明状,最终导致叶片干枯或下垂,严重时甚至粘附在茎秆基部,影响田七的整体生长和产量。 针对田七疫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剪除病残体**:采果后,及时剪去地上部分病残体,避免病害蔓延。 2. **清洁田园**:清理田园,移除杂草,保持田园清洁,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 **化学防治**:在发病前,使用1:1:200的波尔多液或50%的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可以有效抑制疫病的发生。 以某田七种植园为例,该园在2019年遭遇了严重的疫病侵袭。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该园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剪除病残体、清洁田园以及化学防治,疫病的发生率从原来的60%降至10%,产量也有所提升,实现了减损增效。 因为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田七疫病的防治策略也将不断优化。未来,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有望实现田七疫病的彻底根除,保障田七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