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酸中毒是奶牛分娩后常见代谢性疾病
奶牛产后酸中毒,顾名思义,是奶牛在分娩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这种疾病主要由于奶牛在分娩过程中,体内糖原和脂肪分解加速,导致体内酸碱平衡紊乱,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肌肉震颤,瘤胃蠕动音减弱
步态蹒跚,站立不稳
后期食欲废绝,反刍停止
流涎,瘤胃蠕动音消失
排水样稀便,有酸臭味
产奶量下降,眼球凹陷
体温正常或稍低,心跳加快
呼吸加快
饲料不合理
疲劳过度
饮水不足
奶牛体质虚弱
分娩过程中应激反应
预防奶牛产后酸中毒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奶牛体质。
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加强奶牛锻炼,提高体质
保证奶牛充足饮水
分娩过程中注意观察奶牛状态
及时处理奶牛应激反应
补充草酸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控制疾病的进展
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六、案例分析某养殖场在2019年7月发生了一起奶牛产后酸中毒事件。该场共有奶牛100头,其中20头奶牛在分娩后出现了酸中毒症状。经过调查,发现原因是饲料搭配不合理,导致奶牛体内营养失衡。经过及时治疗,20头奶牛全部康复。
症状 | 原因 | 预防措施 | 治疗方法 |
---|---|---|---|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 饲料不合理 | 合理搭配饲料 | 补充草酸钙、维生素 |
肌肉震颤,瘤胃蠕动音减弱 | 疲劳过度 | 加强奶牛锻炼 | 对症治疗 |
步态蹒跚,站立不稳 | 饮水不足 | 保证奶牛充足饮水 | 控制疾病进展 |
后期食欲废绝,反刍停止 | 奶牛体质虚弱 | 提高奶牛体质 | 对症治疗 |
在我国的奶牛养殖产业中,奶牛产后酸中毒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
该养殖场一头高产奶牛于分娩后第3天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症状,随后出现肌肉震颤、瘤胃蠕动音减弱、步态蹒跚等症状,疑似患有产后酸中毒。
1. 禁喂精料和限饮,防止继续酸中毒。
2. 使用碱性溶液洗胃,用石灰水反复冲洗,直至瘤胃呈碱性。
3. 对症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如使用10%安钠咖肌注,庆大霉素等治疗。
4. 全身疗法,缓解酸中毒。以5%碳酸氢钠溶液静注,当pH值达6.7时,应停注。
经过2天~3天的治疗,病牛能站立或有食欲时,可先给予少量优质干草以促进胃肠蠕动。同时,使用中药当归、元芪等灌服,一般3天~4天可治愈。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奶牛产后酸中毒的治疗需要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养殖场应加强奶牛产后期的管理,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从而降低产后酸中毒的发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