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施甸县沙坝脚兔子养殖助增收,探索农村致富新路径

施甸县甸阳镇沙坝脚社区,这片曾经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土地,如今正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兔子养殖,这个看似普通的行业,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施甸县沙坝脚兔子养殖助增收,探索农村致富新路径
项目 内容
养殖模式 公司+合作社+农户
养殖数量 20000多只
技术支持 合作社和公司每年举办三次养殖技术培训会

在这个社区,曾经有52户失地农民,他们面临着创业难、就业难的双重压力。只是,自从沙坝脚社区党总支探索出一条以兔子养殖为主的增收致富路子后,这些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8岁的杨应永是这些农民中的一员。他曾在社区举办的兔子养殖培训班上学习到了养殖技术,并在政府的帮助下获得了5万元低息贷款。如今,他已成功养殖了101只种兔,繁殖了两胎,拥有1000多只兔子。

“这批兔子有两斤多重了,还有半个月就可以出售了,500只兔子可以卖15000元左右。”杨应永兴奋地说。

为了更好地帮助养殖户,沙坝脚社区还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和公司共同配合每年召开三次养殖技术培训会,每天安排技术员进入养殖户家中一对一的帮扶指导技术。隆兴兔子养殖合作社经理张兴超说:“现在的一些养殖大户已经成为了技术比较成熟的技术员,12个技术员每天都走进养殖户家中指导兔子养殖技术。”

在兔子养殖的过程中,农民们不仅学会了养殖技术,还学会了如何管理合作社、如何与市场接轨。这种转变,让农民们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施甸县沙坝脚社区的兔子养殖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农村增收致富的生动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元发展,农村地区完全可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增收致富之路。

兔子养殖: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新兴致富之道

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墩欧依拉村,有一段故事在百姓间流传,它讲述的是艾尼瓦尔·如则托合提如何通过兔子养殖走上了致富之路。艾尼瓦尔,这位当地小有名气的“兔老板”,凭借养殖兔子,不仅改善了自家生活,还带动了周边六七千名农民增收。

养殖分区,共同富裕

兔子的养殖区分为种兔养殖区和成品兔养殖区,这种分区的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也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同时,吸纳周边有意向搞养殖的群众,通过技术指导吸引农民就业创业,让更多村民共享养殖带来的福利。

施甸县沙坝脚兔子养殖助增收,探索农村致富新路径
麦盖提县: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走进麦盖提县尕孜库勒乡拉依勒克帕合特勒克村,你会发现一个宽敞干净的兔棚,棚内兔笼整齐排列,肉兔圆润肥壮。近年来,麦盖提县尕孜库勒乡秉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元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肉兔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

沙坝脚社区:探索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沙坝脚社区党总支针对失地居民创业难、留守家庭妇女就业难的问题,于去年7月份组建成立了施甸县隆兴兔子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整合劳动力资源,带动整个社区的52户失地农民发展万只兔子养殖产业。当地政府还拿出200万的低息贷款,帮助养殖户解决种兔购置和兔舍建盖困难。

技术培训,助力养殖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