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莴笋菌核病是一种危害莴笋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莴笋,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莴笋菌核病这一真菌性病害,却成了莴笋生长的隐形杀手,严重威胁着莴笋的产量与品质。

莴笋菌核病是一种危害莴笋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莴笋菌核病的症状

莴笋菌核病主要发生在莴笋的近地面茎基部。初期,病斑呈淡褐色,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植株萎蔫枯死。严重时,整个植株会腐烂瘫倒。

莴笋菌核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当春季气温适宜时,菌核会萌发产生孢子囊和囊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侵入植株衰老部位,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 具体操作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与百合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选用抗病品种,如温棚二号、莴笋王等。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物理防治 烟熏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剂进行熏烟。

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实行轮作,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农药进行防治。

莴笋菌核病是莴笋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对于保障莴笋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莴笋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

莴笋菌核病是一种危害莴笋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莴笋菌核病防治的基础,包括轮作、土壤消毒、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等。例如,实行与百合科蔬菜的3年以上轮作,可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同时,利用三夏高温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菌核。

化学防治是莴笋菌核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等,按推荐浓度喷施,重点喷洒茎基部和基部叶片,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此外,烟熏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密闭棚室熏烟,隔7天熏1次,连熏3-4次。

四、案例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