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技术新法,利用生物酶优化培养基配方
在农业领域,金针菇作为受欢迎的食用菌之一,其栽培技术一直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近年来,一项创新技术——利用生物酶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金针菇的栽培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配料比例 | 用途 |
---|---|
棉子壳84%,麸皮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5%,多菌灵0.55% | 优化培养基配方,提高生物转化率 |
其技术要点是:按照上述比例配料,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装入广口瓶内。栽培料填装要松紧适度。瓶装好后,将口塞好,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若有压力锅,应在1.5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高压灭菌90分钟。
用传统方法栽培金针菇,虽然可收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一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商品质量极差,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一次性收菇栽培法,生物转化率高达192.6%,栽培周期比传统栽培法缩短40天左右,经济效益提高78%,并且菇的株数增多、株柄增高,商品质量大大提高。
光照调节等环节对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因为生物技术的进步,金针菇菌种的研究和选育取得了显著成果,培育出了一批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良菌种。同时,培养基配方也在不断优化,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升金针菇产品的竞争力,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智能化栽培技术的应用,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了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此外,生物技术在金针菇栽培中的应用,如生物酶制剂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高温消毒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瓶内,然后放入培养室中,在22~26℃的室温下进行菌丝培养。严禁出现低温,以免菌丝没发满就出菇,降低菇的产量和质量。菌丝长满后,搬入菇场进行出菇管理。
简介: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利用金针菇废料的双孢蘑菇培养基,所述基质按质量份包括金针菇废料60-65%、玉米秸30-40%、石膏1-5%、过磷酸钙1-5%、生石灰2-3%、过磷酸钙1-2%、尿素1-5%。第一,本技术的双孢蘑菇栽培基质能满足双孢蘑菇生长时所需养分,应用其栽培的双孢蘑菇As2796品种出菇产量比不同对照组提高30~180%,出菇整齐,有效出菇率高,品质佳,出菇规律整齐。第二,废料的再利用。工厂化金针菇废料的有机质降解不充分,工厂化金针菇,原料大部分是棉子壳,还有玉米芯、麸皮,金针菇的生物产量60%,废料还可利用于双孢菇的栽培基质。据计算10万吨金针菇废料可用于双孢蘑菇的栽培。
菌种的保存、退化复壮,性状的优化等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菌种多数都来自日本。国内公司在菌种研发上不遗余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出金针菇营养吸收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广,栽培条件要求宽松,产品品质优良,口感好的新菌种,新菌种可以作为国家精准扶贫项目进行推广,我们就新菌种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新菌种的营养吸收能力强,一般的配方均能保障生产的正常,但每个菌种都有最佳的营养配方,而科学的配方是高产,稳产的基础。配方的核心C/N比,新菌种的灭菌后的培养料含氮量控制在1.1%-1.5%,均为最佳状态,培养基配置可以减少部分氮源的比例,降低成本。其主要配方:玉米芯40%,米糠32%...
金针菇墙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墙式立体栽培金针菇,不但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占地面积,而且易补偿后期营养液,简化管理,能提高金针菇的产量与品质...
不仅减少了生长期,还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下将介绍这一新型栽培技术的关键步骤。
自制培养料金针菇的栽培 需要准备合适的培养料。根据研究...
但由于培养料的转化率以及每次生长期都很长,一年也只能进行循环3个栽培周期。下面介绍一下金针菇栽培的基本配方。
1.棉籽壳基本配方棉籽壳2...
之后,开瓶进行搔菌,刺激出菇。菌蕾形成后必须搞好再生管理,以促进菇蕾密度增高,然后套袋、盖报纸,促使瓶内形成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小气候。当菇长至4~5厘米高时,应进行水分管理。栽培场地要加强通风,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8~14℃,并用草帘或黑塑料布遮光,光线强度以正常视力能模糊地看清5号汉字为宜。当菇长至15~20厘米时,即可采收。
2023-10-26CATALOGUE目录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概述金针菇传统培栽方法及其问题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的效益评估与前景展望金针菇新法培栽技术对产...
金针菇栽培新技术的诞生背景 技术创新与优化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