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土豆种植技术,旨在解决土豆病毒问题
作者:茶海韵士•更新时间:12小时前•阅读2
一、选地造墒整地

二、备种与播种
五、间套模式

三、田间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种植土豆, 要选好地。土壤要疏松肥沃、土层深厚,能浇能排,中性或微酸最佳。避免重茬,不宜在茄果类或十字花科作物前茬种植。土壤封冻前施足底肥,进行深翻整地,冬灌或早春浇足底墒水。
备种时,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脱毒土豆品种,如费乌瑞它、中薯3号。根据种植模式,计算种薯用量。一般单作每亩需种薯150公斤左右,间作模式根据模式不同而用量不同。注意防寒、防热,安全越冬。
三、脱毒种薯的特点脱毒种薯通过技术措施清除土豆块体内的病毒,获得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薯。具有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
环节 | 具体措施 |
---|---|
切块 | 播种前2-3天,采用螺旋切法切块,每块保留至少1个芽眼,每公斤土豆切30-40块。 |
播种时间与方法 | 惊蛰前开沟、施肥、播种。按行距50-60厘米,沟内施入硫酸钾25-30公斤,同时施入杀虫颗粒剂1.5-2公斤防治地下害虫。株距25厘米播种土豆,覆土5厘米左右,随即覆盖地膜增温保墒。 |
肥水管理 | 苗期不浇水追肥。现蕾至开花期揭膜浇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氮钾肥15-20公斤。薯块形成期采取小水轻浇,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全生育期浇水都不要大水漫灌。 |
田间管理 | 苗期和苗前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出苗后破膜放苗、封口。现蕾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土应达到10-15厘米。及时防治蚜虫、晚疫病和病毒病。 |
摘花 | 马铃薯开花期摘除花蕾,将地上部营养向地下部转移,供应块茎膨大需要,增加马铃薯产量。 |
收获 | 马铃薯茎叶淡黄,基部叶枯黄脱落,匍匐茎干缩,块茎表皮木质化不再膨大时即可收获。每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 |
土豆与棉花2∶1间作,采取2行土豆1行棉花的种植模式。土豆密度每亩4000株,棉花密度每亩1900株左右。土豆与棉花2∶2间作,180厘米一带。马铃薯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棉花行距及马铃薯与棉花之间的距离均为40厘米。
六、化控现蕾前后对旺长田喷施多效唑进行化学调控,控上促下。
通过以上脱毒土豆种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土豆病毒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掌握这些技术要点,农户们可以告别病毒困扰,开启增产提质的新篇章。
脱毒土豆种植新篇章:高效益的农业实践脱毒土豆的种植技术无疑为农户开辟了新的增产增收途径。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案例。
在田间管理方面,张大哥注重以下几点: - - - -
及时防治虫害:主要病害有晚疫病和病毒病,虫害以蚜虫为主,应及时防治。
四、收获:经济效益显著经过精心的管理和呵护,张大哥的脱毒土豆终于迎来了丰收。在马铃薯茎叶淡黄,基部叶枯黄脱落时,他开始了收获。每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对脱毒土豆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看到了这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户的积极参与,脱毒土豆种植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