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盆栽养护要点:掌握春兰生长习性
在春兰莳养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五个方面,即:基质、光照、通风、浇水、施肥。基质是兰花的衣食,春兰对基质的要求是质地疏松,黏性低,不板结,渗水快。同时要有一定的吸水性和保湿性,并含有一定量的腐殖质。选好基质,对以后兰花是否能够栽培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1、受冻。兰花是不耐寒的,要注意在秋末降温时不要让它受到晚霞袭击,要将它放置在背风和较暖和的位置,否则叶尖很容易干枯或叶色变淡、变黄。进入冬季后,气温骤降,当气温接近0℃时,就应该把花盆移到室内通风较好和阳光照得到的位置养护。春季来临时,气候稍微转暖后,别的花卉已经开始移到室外,但春兰不要太着急移到室外。因为气候多变很容易降温,甚至出现春霜或大风。不能让它遭受突发性的寒害。
春兰养殖的方法其实不难,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土壤的配比,在养殖的后期还需要加强肥水的养护。如果春兰在养殖的时候如果出现叶尖干枯的情况,就要从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彻底解决。
严冬时节北方的屋内有暖气,这对它花芽的成长不是很有好处,最好把它搬到屋外面的阳台上。如果是种在南方,高温高湿,它不需要很多的养分,发芽的几率很高,每年可以发三四次芽。
2、浇水。浇水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生长阶段来决定水量。冬季可以较少浇水,5-7天浇一次即可。而在春秋季可以2-3天浇一次。在夏季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每天可以浇1-2次。
3、施肥。施肥不能过量也不能过浓,最好保持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季时候每隔1个月施加一次花朵专用肥一次,比如兰菌王或者花宝一号均可,生长期间可每隔3周左右施加一次花宝二号一次,浇入适量的水分。
4、光照。春兰喜半阴环境,怕强光直射。春季和秋季可将其放在光线明亮但无直射阳光的地方,夏季要遮荫,避免烈日暴晒,冬季则可给予较多的光照。一般春兰每天接受2-4小时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
5、温度。维持15℃-25℃的适宜温度范围。
6、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并采取措施防治可能出现的病虫害。
春兰的繁殖可以通过种子或根茎繁殖。根茎繁殖是常见的方法,春季或秋季将春兰的根茎分割后插入新土壤中,经过适当的养护,即可发展成新的春兰植株。
1、白绢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应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预防,发病后可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极。防治方法除改善环境条件外,发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7~10天互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1次。
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白绢病 | 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发病后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 |
炭疽病 | 发病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7~10天互次,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1次。 |
春兰盆栽养护要点:掌握春兰生长习性,科学浇水、施肥,避免病虫害。已经分析完毕,现在看春兰养护:科学管理,健康生长。
一、春兰的基质选择与准备 在春兰的养护过程中,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理想的基质应具备松散、透气、排水良好等特点。具体可以选择腐叶土、粗沙和珍珠岩的混合物,比例为2:1:1。这样的基质既能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又能保持一定的湿度,为春兰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春兰喜半阴环境,应避免强烈的直射阳光。在春季和秋季,可以将春兰放置在室内明亮但无直射光的地方。夏季则需适当遮荫,避免高温和强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空气潮湿,引发病害。 春兰的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在生长旺盛期,每周浇水2-3次即可。施肥方面,春季和秋季每月施用一次复合肥,夏季和冬季则减少施肥频率。施肥时,应避免肥料接触到叶片,以免造成伤害。 春兰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问题。常见的病害有白绢病、炭疽病等,虫害则主要是介壳虫。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当施肥、定期检查植株等。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剪除病叶、喷洒农药等。 春兰的繁殖主要采用分株法。当春兰生长到一定时期,会产生侧芽。此时,可以将这些侧芽挖出,移植到新的盆中。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并保护好根部。 冬季是春兰生长的休眠期,应适当减少浇水频率,保持土壤微湿即可。同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避免春兰受到低温的影响。 通过以上详细的养护方法,相信您已经对春兰的养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要用心呵护,春兰定会为您带来美丽的风景。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