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引种白兰瓜,助力农民增收
在广袤的田野上,吉木萨尔县农民的喜悦溢于言表。这里,白兰瓜的种植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年份 | 种植面积 | 收入 |
---|---|---|
2016年 | 500亩 | 约150万元 |
2017年 | 1000亩 | 约300万元 |
2018年 | 1500亩 | 约450万元 |
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吉木萨尔县白兰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这背后,离不开科技特派员魏玉虎的努力。
2004年底,魏玉虎下派董家弯村后,针对该村西甜瓜品种老化问题,利用网络与甘肃金苹果公司达成了协议,引种“白兰瓜”银密1号和3号两个新品系。试种后效果明显,单瓜重最高达9公斤,平均含糖量高达17%,远超甘肃当地的平均水平。
董家弯村党支部书记董生海表示,白兰瓜品质好,产量高,销路已经打开,价格稳定,瓜农效益显著。他们计划将白兰瓜打造成为董家湾牌的西甜瓜,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开拓销售渠道,让白兰瓜走进千家万户。
据吉木萨尔县农业农村局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瓜类的份额占到了20%,白兰瓜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同时,白兰瓜种植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为吉木萨尔县的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解决了吉木萨尔县引种白兰瓜,助力农民增收,探讨其经济效益与种植前景。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白兰瓜助农增收,前景广阔!。
瓜地里的丰收喜悦董家弯村的吴寿山,是当地一位有着4年种植白兰瓜经验的农户。今年,他的5亩瓜地迎来了丰收,乌市的商贩们纷纷前来高价订购。吴寿山告诉笔者,按照每公斤一元的价格,他今年的收入至少在1.5万元以上,比往年多增收了5000多元。
自上世纪80年代推广地膜种植技术以来,白兰瓜的种植区域得到了扩大,单产提高了30%以上,成熟上市日期提前了10-15天,经济效益显著。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应用,更是让白兰瓜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从试验到推广,产业壮大2005年,魏玉虎在董家弯村12户农户中试验种植了70多亩白兰瓜,平均每亩单产达3.5吨。乌市客商以高出本地价0.2元的价格收购,亩收入达3500多元。在魏玉虎的推广带动下,如今董家弯村已将白兰瓜作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农民们靠种植白兰瓜实现了增收。
展望未来,品牌打造白兰瓜在董家弯村的成功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相信白兰瓜产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