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芦笋种植五大病害:立枯病、疫病、根腐病、白粉病、叶枯病

一、芦笋立枯病

芦笋立枯病,俗称枯萎病,是芦笋种植中常见的土传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初发时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

芦笋种植五大病害:立枯病、疫病、根腐病、白粉病、叶枯病
症状 病原及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
茎基或根部变褐色腐烂 病原为串珠镰孢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加强田管,发病初期喷洒药剂

芦笋疫病主要侵害茎部和嫩笋。症状表现为:茎部病斑暗绿色,后变为黑色,嫩笋受害后腐烂。

症状 病原及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
茎部病斑暗绿色变黑,嫩笋腐烂 病原为疫霉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 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加强田管,发病初期喷洒药剂
症状 病原及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
根部变褐色腐烂,植株黄化矮小 病原为尖孢镰刀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加强田管,发病初期喷洒药剂
症状 病原及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
叶片和嫩茎表面出现白粉,叶片枯萎 病原为白粉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 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加强田管,发病初期喷洒药剂
症状 病原及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
叶片出现褐色病斑,叶片枯萎 病原为叶枯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 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加强田管,发病初期喷洒药剂

刚才提到芦笋种植五大病害:立枯病、疫病、根腐病、白粉病、叶枯病,严重影响芦笋产量与品质。,下面来说说芦笋病害防治策略探析。

芦笋种植五大病害:立枯病、疫病、根腐病、白粉病、叶枯病

根腐病主要危害芦笋根部,初期表现为根部变褐色,后期腐烂,植株矮小。病原是串珠镰孢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防治措施包括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洒药剂。

案例分析:某芦笋种植园的病害防治实践

某芦笋种植园,近年来芦笋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通过实施以下策略,成功控制了病害:

采用抗病品种,降低感病风险。

实施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降低病原菌数量。

发病初期使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措施,该种植园的芦笋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