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食品坊主用甲醛泡发鱿鱼,被判刑

近日,一则食品坊主用甲醛泡发鱿鱼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食品安全问题,也警示了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提高警惕。

食品坊主用甲醛泡发鱿鱼,被判刑
事件概述 相关数据
食品坊主孙某、张某在贩卖水发货的过程中,非法使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明令禁止使用的含甲醛添加剂泡发鱿鱼。 孙某、张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和六个月,并处罚金八万元和六万元。
孙某在加工鱿鱼等水发产品时,为改变鱿鱼色泽及硬度,非法加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明令禁止使用的含甲醛添加剂。 公安机关在孙某的小作坊内查获并扣押硝酸钠39瓶、焦糖色2瓶、甲醛2半桶,甲醛含量32mg/kg。
孙某称,化工添加剂是从市场买的,她负责泡发水产品,张某有时给她打下手。 孙某从2008年底卖水发货,还成立了一个小作坊,她的小作坊有她、张某以及两个打工者。

这起事件暴露了食品安全问题,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过期、变质的食品。

在食用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色泽、气味、口感等,如有异常,请勿食用。

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食品安全无小事,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孙某,一位看似普通的摊贩,却因一桩“甲醛泡发鱿鱼”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深思。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食品安全隐患?让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案例起因:甲醛泡发的秘密

孙某的摊位上,鱿鱼因其光滑水嫩、个大皮白、价廉超值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只是,这一切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甲醛泡发。据孙某透露,她负责泡发水产品,而每四十斤鱿鱼,她都会使用大约二两的甲醛。这种做法,无疑为她的生意带来了额外的利润,却也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食品坊主用甲醛泡发鱿鱼,被判刑
法律制裁:严惩非法行为

滨城区法院审理后,对孙某和张某分别作出了判决。孙某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八万元;张某则因协助孙某非法使用甲醛,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六万元。这一判决,不仅对两人的非法行为进行了严惩,也为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甲醛,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而孙某等人使用甲醛泡发鱿鱼,无疑将这种危害转嫁给了消费者。据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检测,孙某处查获的鱿鱼甲醛含量高达32mg/kg,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监管缺失:食品安全亟待加强

孙某等人的行为,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一方面,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足,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