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特早熟莴苣两段育苗及大棚栽培,探讨高效种植技术

为了合理安排茬口,充分发挥大棚的作用,在大棚秋延椒的后茬,我们尝试了特早熟莴苣的生产。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秋延椒的“迟”与早莴苣的“早”之间的矛盾。

特早熟莴苣两段育苗及大棚栽培,探讨高效种植技术
特早熟莴苣两段育苗技术

莴苣选用耐寒性强的品种种都5号,菜豆选用耐寒、早熟品种白架梅,丝瓜选用特早熟品种江蔬1号或五叶香,菜用大豆选用早熟品种沈鲜3号或辽鲜1号。

步骤 操作
1 10月上旬浸种催芽,5-6小时浸泡后湿布包裹,阴凉处催芽,保持湿润。
2 发芽率达85%以上时,进行炼芽,上午摊开种子于散射光处,通风处摊开炼芽4小时左右,注意喷水保湿。
3 下午播种,适当遮阳,早盖晚揭,5-7天可出苗,及时揭去覆盖物。
4 11月上中旬苗龄35天左右进行移苗,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地势低洼的地方作苗床。
5 一次性浇定根水,适当控制生长,苗情好可少施或不施肥,以防徒长。
6 遇强寒流可加盖小拱棚,11月底用尿素15公斤/亩浇一次,并用65%代森锌防霜霉病。
7 12月上旬莴苣进入莲坐期末期,及时定植于大棚。
大棚栽培管理技术

秋延椒要在12月初采收完毕,及时浅翻,每亩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和1000公斤粪尿作基肥,晒2-3天后整平,并盖上地膜。定植大苗时要带土移植,株行距均为20厘米,定根水要浇足,定植后要闷棚2天,促其发根,缩短苗期。5天左右就可活棵。

1月上中旬,注意返青肥和抽茎肥的施用,保持好大棚温湿度。2月中旬前后,莴苣开始抽茎,如遇强冷空气侵袭,夜温在0摄氏度以下,大棚内要加盖小拱棚,以防莴苣受冻害而空茎,从而影响品质。

病虫害防治

定植时浇定根水可加入福美双防霜霉病,以后每隔10天左右用75%百菌清和65%代森铵交替进行防治。抽茎后期可结束防病。蚜虫可用敌杀死、吡虫啉等药剂防治一二次。

采收

2月下旬至3月初进入采收期,亩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产值可达3000-4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以上特早熟莴苣两段育苗及大棚栽培技术的探讨,我们成功解决了秋延椒与莴苣茬口矛盾,实现了莴苣的高效种植,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茬口规划与大棚利用

在农业种植中,合理规划茬口至关重要。李先生巧妙地利用大棚,将秋延椒的收获期与特早熟莴苣的生长周期巧妙对接。通过这一策略,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机。在这种模式下,莴苣的早熟特性与秋延椒的延迟收获相得益彰,有效解决了季节性种植的难题。

特早熟莴苣两段育苗及大棚栽培,探讨高效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与播种技巧

特早熟莴苣的种植, 在于品种的选择。李先生采用了耐热耐寒性强的特早熟品种,确保了莴苣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稳定性。播种时间一般定在10月上旬,通过浸种催芽,保证了发芽率高达85%以上。此外,合理的遮阳措施和及时揭去覆盖物,为莴苣的生长创造了理想环境。

莴苣的移苗工作通常在11月上中旬进行,苗龄约35天。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地势低洼的地方作为苗床,一次性浇足定根水。在此期间,适当控制生长,避免莴苣徒长。若苗情不佳,可适量施用淡粪水。此外,遇到强寒流时,加盖小拱棚以保护莴苣免受冻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