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苹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成为当地重要经济作物
会宁苹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的珍品,早已成为会宁县的骄傲。早在明清时期,会宁县关川河流域便有了种植苹果的习惯。如今,这片土地上的苹果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多亩,挂果面积6.5万亩,年产苹果1.3亿公斤,总产值高达1.5亿元。
近年来,会宁县把林果产业开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发展苹果产业。从优质果品基地建设、标准化管理、生产模式转变、市场营销、品牌创建及金融服务等方面,会宁县在苹果产业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苹果种植:从分散到集约以前,会宁苹果的种植模式以庄前屋后、分散种植为主。如今,会宁县已将种植模式转变为连片集约、规模经营,形成了以红富士为主的主流苹果品牌。
会宁县头寨子镇是全县的苹果种植大镇,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去年,全镇苹果总产量1万吨,总收入5000万元。仅靠苹果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50多户,套袋苹果亩产最高的达1万斤,地头价最高的3.8元/斤,亩收入最高的超过3万元。
近年来,会宁县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苹果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来抓。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公司带动、协会推动的措施,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村民”的模式,以土地流转和老百姓在合作社务工的方式,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苹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会宁县将紧紧围绕“果品升级、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创建“优质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为目标,把果树种植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力争把苹果树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树”、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支撑经济发展的常青树。
年份 | 种植面积 | 挂果面积 | 年产量 | 总产值 |
---|---|---|---|---|
2014 | 8万 | 5.5万 | 1.2 | 1.0 |
2015 | 9万 | 6.0万 | 1.3 | 1.2 |
2016 | 10万 | 6.5万 | 1.3 | 1.5 |
谈完会宁苹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成为当地重要经济作物。,我们再进一步讨论会宁苹果助农增收,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规模扩张,品质提升
政府引导,农民增收
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宁县在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注重绿色转型。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有机肥施用等技术,使得苹果产业实现了绿色发展。
未来展望:打造绿色果品生产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