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型西红柿种植技术,针对加工用途
加工型西红柿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本文将为您揭秘如何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实现加工型西红柿的高产与优质。
苗床是西红柿成长的第一步,合理的苗床管理直接关系到后期产量与品质。
选择地势较高、向阳、灌溉方便的地块。
苗床土应撒施磷二铵、腐熟的农家肥、草木灰等。
播种时浸种、闷种,确保种子健康。
控制温度和湿度,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二、起垄覆膜,防病增产起垄覆膜是提高加工型西红柿产量的重要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 | 操作内容 |
---|---|
1 | 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磷肥、硝铵。 |
2 | 起垄,塘宽70-80cm,高15-20cm。 |
3 | 覆膜,宽100-120cm。 |
遵循“小水勤浇薄肥勤施”的原则。
适时追肥,促进果实膨大。
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防止水涝。
四、病虫害防治,保驾护航
早疫病:使用代森锰锌、扑海因等喷雾。
晚疫病:使用波尔多液、甲霜铜等喷雾。
白粉病:使用甲基硫菌灵喷雾。
蚜虫和红蜘蛛:使用乐果喷雾。
五、适时采收,品质保障
选择全红的果子。
剔除烂果、病果和末成熟的果子。
尽量避免翻秧,以防形成日炙伤。
加工型西红柿的高产与优质离不开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相信您一定能收获丰富的果实,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选择地势较高、灌溉便利、五年内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作为苗床。苗床土需整平,施以磷二铵、腐熟农家肥、草木灰等,并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前,用福尔马林液浸种,土壤解冻后播种,采用8m×8cm的穴盘,每穴2粒,覆土后灌水。
开花结果后,将挂果秧苗固定在搭架上,防止倒伏和病害。定植前7天浇水,株距45cm,呈“梅花型”排列,深度不超过子叶下1cm,随定植浇水。
遵循“小水勤浇薄肥勤施”原则,浇水间隔15-18天,追肥分多次进行。缓苗后施尿素,坐果期施磷二铵或专用肥,每采收一次结合浇水追施硝铵,保持土壤湿润。
四、整枝打杈第一花序下侧枝长到5-10cm时进行整枝打杈,避免植株徒长。第一穗果实达到绿熟期后,摘除下面叶片,提高通风透光。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药剂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脐腐病、叶霉病、病毒病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乐果防治。
采收时,温度在19-20℃有利于西红柿红素形成与着色。挑选全红果子,剔除烂果、病果和未成熟果子。为防止霜冻,可提前割下挂果与秧苗,堆置自然成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