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扇贝苗关键扫苗期,指苗种生长至特定阶段
作为渤海湾最优的扇贝育苗区域,莱州沿海出产的苗种历来受到养殖户们的青睐,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海产苗种尤其是贝类育苗基地。金仓街道沿海海域就有扇贝养殖场六百多家,培育扇贝苗成为了沿海渔民创收的一项重要项目。
近日,记者在金仓街道一海湾扇贝育苗场看到,二十多名工人正在对幼小的扇贝苗进行重新分装。扇贝“扫苗”只是扇贝从育苗场繁殖到投入大海进行养殖的一个中间过程,也是扇贝投放大海养殖前必须进行的生产阶段,一般持续时间45—50天。
种苗生产过程详解阶段 | 描述 |
---|---|
卵子受精 | 华贵栉孔扇贝卵子直径约65微米。水温在26—29.5条件下,受精卵约经过22小时,发育进入D型幼虫期。 |
幼虫培养 | 幼虫培育密度以每毫升水体1—2个为宜。饵料投放在幼虫投入水池后第二天开始进行。 |
附着培养 | 附着后期每毫升水体增加到5000个以供附着。 |
咱们莱州区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温适宜扇贝苗的生长,入海后也能极快适应海洋环境,每年全国各地的海湾扇贝养殖户都会到这里购买扇贝苗。只是,近年来,由于外地养殖扇贝亏损,养殖户积极性不高,今年,扇贝苗的价格比往年低了不少,市场行情不是特别好。
扇贝苗筛选的重要性扇贝苗的筛选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筛选分开的时间的早晚对于它们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一般在第二年春季,水温升高到5℃左右的时候,就要及时进行筛选了。这项步骤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完成,将大大提高扇贝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检苗时间:北方一般在9月中、下旬检苗,此时幼贝体高1-2厘米。人工育苗扇贝育苗采用附着性贝类常规性育苗方法,关键是亲贝的选择和培育以及采集。
关于莱州扇贝苗关键扫苗期,指苗种生长至特定阶段,需进行密集筛选和分级的时期。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莱州扇贝苗关键期:精准筛选,培育未来。
我国黄海和渤海区主要养殖的贝类包括本地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而在南海区则以华贵栉孔扇贝为主。育苗过程中,华贵栉孔扇贝的卵子直径约为65微米,水温控制在26至29.5摄氏度时,受精卵经过22小时发育成D型幼虫,再经过10天生长,成为壳顶后期幼虫,大约12天后达到眼点幼虫阶段。在南海区,幼虫培育的密度以每毫升水体1至2个为宜,饵料主要以扁藻、叉鞭藻和金藻等微型藻类为主,投饵量根据不同发育阶段而定。
在扇贝的培育过程中,要确保成贝的大小,需要经历两个高温期,但只有一个连续的生长期。秋季和冬季,养殖设备的附着生物量减少,水交换得以正常进行。第二年夏季,当春苗扇贝因繁殖期和高温期重叠而出现大规模死亡时,秋苗栉孔扇贝由于贝龄小,尚未进入性腺发育阶段,且体质较好,能够顺利度过高温期。
每年天气转暖之际,莱州湾畔的扇贝“扫苗”活动便拉开序幕。来自河北、辽宁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采购。这一传统活动,不仅体现了当地养殖业的繁荣,也展示了扇贝育苗技术的成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