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河蟹养殖技术:在稻田中养殖河蟹
稻田河蟹的养殖条件
条件 | 具体要求 |
---|---|
养蟹稻田准备 | 稻田面积在2~20亩,水质清新,底质以黏壤土为宜,田埂高0.8~1米,坡度1:2或1:2.5。 |
病害防治 | 扣蟹放养前用生石灰消毒,入池前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药浴。 |
水质调控 | 河蟹每次脱壳施用生石灰,泼洒光合细菌,加深水层。 |
饵料投喂 | 暂养池投喂全价饲料、小鱼虾,后期改投高蛋白精饲料。 |
因为养殖螃蟹的发展加快,稻田养殖河蟹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养殖方式。它不仅提供了新的养殖选择,也为养殖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要点 | 具体措施 |
---|---|
田间工程 | 暂养池10米x25米x1.0米,环沟梯形,上开口1.2米,底宽0.6米,深0.5米。 |
苗种放养 |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 |
日常管理 | 保持稻田水深6-10厘米,定期换水,施用生石灰。 |
稻田养蟹是效益较高的一种渔—农综合生产模式。稻棵密集丛生不仅形成螃蟹隐蔽蜕壳的场所,也是其优良的生活栖息环境。不仅可以放养蟹苗,将幼蟹养成蟹种,也能养殖成蟹。
防逃设施可沿养蟹稻田四周架设塑料板或双层农用塑料薄膜防逃墙,通常高50~60厘米,埋入土内10~15厘米,用木桩支撑固定。进、排水闸门要排灌自如,水位易于控制,安全可靠。
水稻品种的选择应选择耐肥力强、茎秆坚硬、抗倒伏、生育期长、产量高的品种。无需晒田的品种在选择水稻时应优先选用。养殖河蟹期间如需晒田应以多次短时为原则,晒田时水位降至稻田田面露出水面。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则每亩可放养个体重为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也可利用当年早繁蟹苗,放到温室里强化培育后,5月再放进稻田,可以缩短养殖周期。
养殖各阶段按时监测水氨氮值、溶解氧含量、ph值、亚硝酸盐,采取换水等措施调节适合水稻生长与河蟹生长脱壳的数值区间。
8m,田间沟与环沟相通.暂养池主要用于培养蟹苗、蟹种、收获蟹.环沟、田间沟、暂养池应占稻田面积的 30%以上.养蟹的稻田,田埂要比一般单种植的田埂高一些,埂高 1m以上,埂面宽 35m,底部不能低于6m,用新挖的田土来筑埂,...希望本篇稻田河蟹养殖技术的论文范文会对你的写作构思有所启发以助大学生们轻松完成写作任务.
日投喂1-2次,一般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特别饲养成蟹以傍晚投喂为主,日投饵率为3%-5%。投喂点应在预先设置的食台上或蟹沟两侧的岸边。投喂时要注意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因河蟹有打洞习性,发现漏洞及时堵塞。暴雨时注意防涝、螃蟹的逃逆,干旱季节注意缺水。正常情况下稻田水深保持6-10厘米。为保持水质的清新,要经常换水,6-7月可每周换水1次;8-9月每周换水2-3次;9月以后可每5-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5。另外饲养期间每隔10天在沟、溜中施1次生石灰,使水呈5-10毫克/升。
5.埝埂株距7寸种植非转基因大豆。
现代稻蟹生态种养模式是根据稻蟹共生互利原理,综合运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措施,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设置防逃设施围拦,稻田内合理建设河蟹养殖沟,...
稻田养殖河蟹、青虾是在稻田里四周及田间开沟养殖河蟹、青虾,达到既种稻又养殖蟹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稻田养殖蟹虾是...
内容提示:农村实用技术类农村实用技术类文化部财政部· 送文化部财政部· 送2003年度2003年度农民快速致富丛农民快速致富丛书河蟹马达文马达文书稻田养殖稻田养殖 河蟹编 著编 著科学 技 术 文献 出 版 社....稻田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
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深沟高畦、大垄双行、沟边密植、埝埂种豆、测土配方、一次施肥、合理施药、生态控害、早放精养、科学饲育、清洁生产”的河蟹养殖和水稻栽培的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埝埂种豆、田中种稻、水中养蟹的立体生态种养殖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生态系统
导读:水稻田养殖河蟹是一种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能够实现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生产.而且,在水稻栽培管理过程中,使用优质农家肥,限制化肥和农药...
技术,稻田,报告,稻田河蟹,养殖河蟹,螃蟹养殖,稻田养,稻田养殖,养殖 河蟹,河蟹养殖.2水稻栽培技术2.l选择适宜品种一要选用抗耐病虫害能力较强、耐水浸的水稻品种;二要选用大穗型品种,扩大稻株间隙场地;三要选用生长期较长的偏晚熟品种,延长与河蟹共生期,有利获得高产.
双风水库 2 0放扣蟹 10斤,过五个月的养殖河蟹长势良好,蟹 lO以上,产河蟹 5 0 0 5年 5 0公经成 Og共 0 0公斤,.稻田河蟹养殖技术稻田河蟹养殖技术
一、稻田养蟹的意义与作用稻田养蟹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河蟹,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利用,并通过河蟹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增温...
科学施肥养蟹稻田旋耕前亩施有机肥100千克;缓青肥和追肥少用勤施,每次施肥量不超过3千克/亩。
养蟹稻田需要防逃设施。田埂要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在田埂上覆双层塑料薄膜即可。也可在稻田四周围起光滑的石棉瓦或聚乙烯网片防逃。进出水口也要装防逃棚。在距田埂3米开挖环沟,养蟹苗、蟹种的环沟宽1米、深0.8米就可。养成蟹环沟宽2-3米、深1米。田中间也要开沟、开溜。沟宽50-60厘米、深50厘米,养成蟹可加宽到1米、深60厘米。沟、溜约占稻田总面积的30%左右。养蟹田以2-3亩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
3.放养规格密度亩投放70~80只/斤扣蟹500只左右。
稻田河蟹养殖技术论文40共2934字41.养蟹区四周修建0.5~0.8米,面积30亩以上的还要挖“井”字型环沟,田间沟与蟹田四周环构相通,这样可为河蟹栖息、觅食、隐蔽提供场所,同时也能增加稻田的通风透光,为河蟹创造适合生长的良好环境,对促进稻蟹共生....
1.水稻栽种模式即大垄双行,把常规的9寸一垄改为6寸和12寸两垄间隔插秧。
4.放养时间每年四月下旬环沟内培植少量伊乐藻,将越冬扣蟹投放到生石灰消毒后的暂养池中,按时按量观察投喂精细料,插秧后15~20天及时放入大田。
因为稻田河蟹技术的大力推广,养殖的螃蟹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这也促进国内螃蟹市场发展迅速,螃蟹行情一路走好。
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沟,沟宽2~3米,深0.6~0.8米,作为养蟹的主要场所。要挖好田间沟,采取“十”字沟或“井”字沟的形式,供螃蟹爬进稻田觅食与隐蔽。所挖沟宽和沟深各为0.5米左右,并与环沟相通。
通常在田块的一端或一边挖足够面积的暂养池,用来培育大眼幼体或暂养蟹种,当收获成蟹时也可以使用,面积约占田块的5%,深1米。养蟹的全部开挖面积一般可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
先了稻田河蟹养殖技术:在稻田中养殖河蟹,实现水稻与河蟹共生共荣。,再展开稻田河蟹养殖:稻蟹共作,生态高效。的话题。
1、养蟹稻田准备
在稻田河蟹养殖中,选择合适的稻田至关重要。理想的稻田面积介于2至20亩之间。稻田需位于水质清澈、水源无污染、排水便利、阳光充足的区域。土壤以黏壤土为宜,不易渗透和泄漏。田埂应高达0.8至1米,坡度为1:2或1:2.5,确保坚实无漏洞,以防漏水或河蟹逃逸。
2、病害防治
在放养扣蟹前,使用生石灰进行带水10厘米的消毒,以补充钙质。在大田中,每亩泼洒20千克生石灰。扣蟹入池前,需用3%的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药浴消毒。
3、水质调控
在河蟹每次脱壳时,施用生石灰5千克/亩。48小时后,泼洒活化光合细菌0.6至0.8千克/亩。在水稻生长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深水层。
4、饵料投喂
暂养池中,将扣蟹苗撒开,至7月上旬开始投喂优质全价饲料和小鱼虾。7月中至8月中,以青饲料为主,辅以小鱼虾、田螺、河蚌等。8月中旬后,以高蛋白精饲料为主,搭配新玉米、新高粱等。
5、田间工程
暂养池尺寸为10米x25米x1.0米,环沟为梯形,上开口1.2米,底宽0.6米,深0.5米。
6、苗种放养
8、水稻品种选择
10、日常管理
13、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经济效益。
18、4.放养时间每年四月下旬...
20、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沟...
22、保护好水草免遭大量破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