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混养是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利用虾蟹共生关系提高养殖效益
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虾蟹混养,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的新宠。它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实现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蟹提供部分生物饵料,消除稻田虫害。同时因为稻田虾、蟹混养,虾、蟹的粪可肥田增产稻谷,提高稻田种养的综合经济产出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虾蟹生态混养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养殖空间,节省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高效养殖模式。目前江苏省许多地区已推广该项高效养殖技术。不少农户因此致富。
虾蟹生态混养效益高斑节对虾与青蟹、黄鳍鲷等混养是科学利用生物资源的优势互补原理进行海水鱼虾蟹生态混养的一种高效养殖模式,有利于养殖水体水质环境的相对稳定,缩短养殖周期,有效防控疫病的大规模发生和蔓延,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试验安丽,朱永安,钟君伟,张龙岗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17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
追求环保,提倡生态养殖生态养殖给孙兆友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客户竞相购买他的龙虾和水产品,龙虾售价比别人高出5%,在孙兆友的带动下,农场白马湖养殖场去年生态养殖面积达2500亩。
孙兆友根据河蟹、龙虾食性,在塘中种植水草,如伊乐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为池塘水面的2/3以上,清明节前,投放鲜活螺蛳,每亩200公斤。水草、螺蛳可以净化水质,是提高龙虾、河蟹养殖效益和品质的基础。抓好质量安全。为保证河蟹、龙虾质量安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渔药,提倡使用中草药、微生物等绿色无公害药物,采用生态防治鱼病的方法。
实现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孙兆友的养殖实践江苏省金湖县白马湖养殖场养殖户孙兆友,近年来通过培训,大胆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去年300多亩龙虾、河蟹混养塘,获龙虾50公斤/亩,河蟹30公斤/亩,最高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成为高产高效的养殖典型。
虾蟹生态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养殖空间,节省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虾蟹生态混养生产效益高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虾蟹生态混养技术实施地区较为普遍。像江苏苏南地区,搞虾蟹混养的养殖大户较多昆山、吴中等地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尝试该技术的推广。目前养殖面积已占到当地水产面积的50%左右,益一般为3000-5000元,养殖效益突出。是养殖户增收的好项目虾蟹生态混养市场风险小如今单养殖某种水产品风险较大,推广鱼虾蟹高效混养模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专家介绍。生产单一水产品种...
养殖品种 | 产量 | 亩效益 |
---|---|---|
龙虾 | 50 | 2000 |
河蟹 | 30 | 2000 |
孙兆友从事水产养殖多年,他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他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不断创新养殖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孙兆友还通过自费订阅报刊,学习先进养殖技术,了解市场行情。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11年他承担的县科技入户项目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大规格河蟹、龙虾深受市场欢迎。孙兆友根据市场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行调优养殖模式:一是适宜的放养密度;二是合理混养;三是轮捕轮放,暂养育肥,资金周转快。
池塘虾蟹混养充分利用了物种共生原理,在一定的养殖环境下,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实现虾蟹共同生长。虾蟹混养模式不仅能提高养殖水体利用率,还能提高水体养殖效益。
时间证明,虾蟹鳜生态混养是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生产的产品品质优的优势。河蟹喜食水草和螺蛳,而虾则偏好浮游生物。这种合理的食物链结构,使得两者在养殖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