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枇杷树上的蚧壳虫是常见病虫害,需及时防治

枇杷树,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果树之一,其果实鲜美,营养丰富。只是,枇杷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蚧壳虫是最常见的害虫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防治枇杷树上的蚧壳虫,以及如何提高枇杷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枇杷树上的蚧壳虫是常见病虫害,需及时防治
一、蚧壳虫的危害与防治

蚧壳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其繁殖速度快,防治难度大。蚧壳虫主要危害枇杷树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会导致枇杷树生长缓慢,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具体操作
剪除病枝 剪除有介壳虫的枝梢,并及时烧毁。
药物防治 5月下旬或8月上旬是介壳虫类的盛发期,可用蚧杀手、速扑杀等药物喷雾、喷布进行防治。
石硫合剂喷施 用石硫合剂等药物进行全面喷施,对于虫害较重的果树枝条,可以用废柴油进行涂刷。
添加渗透剂 在药物中添加适量的有机硅、中性洗衣粉等,提高药液的渗透性和粘附性。

防治蚧壳虫应以前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

加强果园管理,培育健壮树势,提高果树自身的抗虫害性。

抓住蚧壳虫5-6月份的高发期进行重点防治。

在枇杷冬季休眠期或早春果树萌芽前,使用石硫合剂或柴油乳剂进行全园喷施。

释放蚜小峰、寄生蜂、瓢虫、虫蛉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三、提高枇杷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农家粪肥为主,合理控制使用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

合理浇水:根据不同生育期进行合理性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修剪枝条:及时修剪病枝、残叶、病果、杂草等,清除病源。

枇杷树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果农们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枇杷树的产量和品质。

枇杷树上的蚧壳虫是常见病虫害,需及时防治。已经说过,下面看看枇杷树蚧壳虫防治案例解析。

枇杷树上的介壳虫,尤其是苹果密蛎蚧,常常困扰着果农。这些害虫体型微小,却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损害。识别介壳虫的关键在于其特有的蜡质外壳,这层保护使它们难以被农药直接击中。防治时,剪除受感染的枝梢并烧毁是第一步。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介壳虫进入繁殖高峰期,此时使用蚧杀手、速扑杀等药剂进行喷雾或喷布,能有效控制虫害。

枇杷树上的蚧壳虫是常见病虫害,需及时防治

除了药物防治,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石硫合剂等药物进行全面喷施,对重病枝条涂抹废柴油;提高药液渗透性和粘附性,可添加有机硅、中性洗衣粉等。同时,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果实采收后及时清理病枝、残叶、病果和杂草,剪除病枝,清刮树体老翘皮,并移出园外焚烧深埋。

蚧壳虫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种类包括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针对不同种类的蚧壳虫,需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如在5-6月雌虫产卵高峰期,利用药物喷施防治,选择10%氯氰菊酯、25%氯氰辛硫磷、48%毒死蜱等药剂,每隔5-17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

在病虫害管理上,除了针对蚧壳虫的防治,还需综合考虑其他病虫害。如炭疽病、叶斑病、角斑病等。增强树势,多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减少病源,都是提高枇杷树抗病能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在冬季休眠期或早春果树萌芽前,使用石硫合剂或柴油乳剂进行全园喷施,可有效预防蚧壳虫等病虫害的传播。

在枇杷树的种植过程中,要注重土壤环境的改善和营养供应。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和农家粪肥为主,合理控制氮肥使用,适量增施磷钾肥,并根据不同生育期进行合理浇水。通过科学管理,培育出健壮的果树,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