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四川内江芍药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东兴区农业部门有关人员介绍,下一步,东兴区还将以产业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产业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全区大力推广发展芍药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四川内江芍药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市中区的桃花节,威远县的无花果节,隆昌县的‘三古’风景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观赏游玩,而东兴区若能结合美食、摄影大赛、‘寻找最美芍药花’交友会、猜花谜等活动,举办一个‘邀你一起赏芍药’的旅游节,让游客尽情体验‘人在花丛游,心在花间飞’的乐趣,实现产—销—销的综合效益。”东兴区郭北镇经发办负责人说。

进入5月下旬,奎屯市开干齐乡梧桐树村1000亩油用芍药竞相绽放,一眼望去灿若云霞,满目缤纷,有赤芍、白芍、粉芍等品种,在群芳争艳的花丛中,处处...

11月19日,笔者来到东兴区郭北镇九根树村,看到该村的村民正抓紧晴好的天气,在山上忙着种芍药。

据了解,东兴区属浅丘地形,适合种植耐旱、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如花生、油茶、芍药等,其中芍药的发展前景和综合效益比其它作物更胜一筹。

种植芍药能实现经济效益,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芍药的花朵美艳,花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而且还可就近务工。芍药花海旁,农家乐、民宿等顺势而兴。人气的上升,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作为中江道地药材,芍药在10多个乡镇广泛种,这又为中江的药品企业提供着原材料……芍药花开,结出了多个产业之果。

种植结构之变

中江县是四川丘陵山区的农业大县,超过140万的人口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

生活重启 | 芍药花开结出四川中江多个产业的发展之果.人气的上升,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以凡龙村为例,如今,1000余户农民已将1000余亩土地...

凡龙村的芍药种植规模已发展到上千亩。 封面新闻记者从中江县有关部门了解到,类似的种植结构之变,在中江全县的所有乡镇都在发生。而芍药不仅是中江的道地药材,而且它开出的花朵姹紫嫣红,极具观赏性,在中江县集凤镇、永太镇等10多个乡镇均有种植。芍药花开,乡村旅游业随之而兴。

近年来,芍药故乡四川省中江县大力发展农经作物芍药种植,基本形成了 “上赏花、下卖药、中间还有农家乐”的产业链,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群众致富的主要途径。.目前全县芍药种植面积3.4万亩,2017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2亿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四川中江:大面积种植芍药,上赏花、下卖药,群众增收2亿元.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芍药种植产业,更是在今年引进了芍药和油菜套种的种植模式,使一份土地有了两份收益。.下一步,黄桷桥村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分析规划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扩大芍药种植面积,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助推乡村振兴。

而且芍药是著名的药材,根部药用价值高,具有扩张血管、降压镇痛、清热解痉的作用。种植芍药收获期需3—4年时间,每亩地可产5000—6000斤,市场售价7—8元/斤,除去成本2000元左右,亩收入3—4万元/年。

现场,刨土机轰隆隆地响着,大家甩开膀子,干劲十足:松土、掏沟、施肥、播种,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截止目前,伊里村芍药种植基地总计投入30万元,种植芍药40亩,带动120余人实现务工增收,合作社正引领农牧民走上致富路。

此外,种植芍药的人工需求量很大,可直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58岁的郑大琴是被当地企业聘请种芍药的工人之一。她告诉笔者:“不用出远门,在家附近打工,一天就能稳稳当当地挣上几十元,真好。”

东兴区郭北镇九根树村抓住发展芍药产业的契机,与企业合作,引进了一种来自内蒙古的芍药。根据它喜阳、耐旱、耐寒的特点,选择在浅丘的沙地上种植,并利用黑薄膜,对其保温保湿,促进芍药光合作用、根茎生长。

年份 种植面积 带动收入
2017 3.4万 2亿
2018 4.5万 2.5亿
2019 5.6万 3亿
2020 6.7万 3.5亿

四川内江芍药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容已结束,现在切换到内江芍药:农民增收新引擎。

四川内江芍药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