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人工饲养需了解其食性,掌握饲料选择与投喂技巧
娃娃鱼,这位神秘的淡水生物,因其独特的生存习性和肉食性食性,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娃娃鱼的食性,提供饲料选择与投喂技巧,助您成功养殖娃娃鱼。
管理要点 | 具体措施 |
---|---|
摄食日志 | 建立详细摄食生长档案,每具称重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掌握娃娃鱼增重情况。 |
饵料种类 | 以天然饵料为主,如浮游生物、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
饵料质量 | 天然饵料要求新鲜洁净,若变质则绝不能投喂。 |
娃娃鱼的饲料选择和投喂技巧是人工养殖成功的关键。 饲料种类
娃娃鱼是肉食性动物,其天然饵料资源丰富,主要为鱼、虾、蛙、贝、泥鳅、鸡鸭胚胎、羊肉、牛肉、兔肉、蚯蚓等。人工配合饲料可选用鳗鱼配合饲料,目前已研制成适合娃娃鱼的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技巧1. 定时:根据娃娃鱼生物学习性夜间摄食特点按时投喂,同时也要根据季节、水温、水质状况适当提前或推迟。一般投喂时间:夏季为晚上10时,冬季为晚上8时。
3. 定质:由于配置的饲料大多含有水分,所以要将其保存在低温、干燥、不宜受潮的地方,另外,为了提高配合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在调制饲料时可适当添加油脂。油脂的添加量随水温不同而增减,一般水温低于12℃以下时可不添加油脂,在14-17℃时,油脂的添加量为5%~6%,水温在18-23℃时,添加鱼油和玉米油各5%。
4. 定位:定位养成娃娃鱼定位摄食习惯,能促进娃娃鱼集中摄食,集群摄食不但能提高娃娃鱼的食欲,增加食量,而且还可减少饲料的流散,提高饲料效率。
5. 放养密度: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
调控水温与室温娃娃鱼不耐高温,所以在夏秋季节时,一定要调整水与室温在25℃以下。
以某养殖场为例,该场在娃娃鱼饲养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饲料选择与投喂策略进行操作。经过一年的养殖,该场娃娃鱼的成活率达到了95%,平均体重增长20%。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 选择了适合娃娃鱼生长的饲料,并严格控制了饲料的质量。 2. 根据娃娃鱼的生物学习性,制定了合理的投喂时间。 3. 严格执行了投喂技巧,确保了娃娃鱼的健康成长。 4. 定期对娃娃鱼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因为人们对娃娃鱼养殖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娃娃鱼养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娃娃鱼饲养的科技含量,研发更加优质的饲料和养殖设备。 2. 加强对娃娃鱼养殖技术的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3. 建立健全娃娃鱼产业链,实现娃娃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