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河蟹塘出现蓝藻,影响水质和生长

序号 问题 解决方法
1 不合理施肥 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残饵、粪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建议使用“底居安”加强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2 蓝藻暴发 当蓝藻暴发时,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有益菌在水体中与蓝藻形成生物竞争,达到以菌抑藻的目的。
3 水草长势不良 水草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残饵、粪便等代谢产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时也能达到遮荫、调节水温、增氧的作用。使用“活力碳”可有效为水草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碳源,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与蓝藻形成竞争。
4 毒素危害 蓝藻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藻类生长,因此定期使用有机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缓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现象。
5 水位浅 蓝藻喜欢高pH值、静水水体,大部分河蟹养殖池塘没有增氧设备,增氧能力不足,水体流动性差,营养素不易扩散,水体容易分层,导致其他藻类难以生长,蓝藻仍能继续繁殖。
6 外源水带入 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7 水体流动性差 蓝藻喜欢相对静止的水体,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搅动水体,阻止水体分层,达到水体流动、同时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进水体有机质分解,缓解藻毒素,使其他藻类繁殖。
8 蓝藻过度繁殖 蓝藻过度繁殖,代谢期间分泌的藻毒素会抑制其他藻类生长,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
9 高温期 每年7、8月份气温较高,投喂量也较多,残饵、粪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谢加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当磷肥施用过多的时候,水体中氮、磷都比较多,蓝藻容易暴发。
10 池塘环境差 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沈忠山每到盛夏,河蟹养殖池塘下风口的水体表层,常常聚集着蓝绿色油膜样的物质,仔细观察,里面有细小的绿色颗粒,这就是夏季河蟹养殖池塘常见的蓝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蟹池中的蓝藻又包括微囊藻等。

河蟹塘出现蓝藻,影响水质和生长

多年养殖的老池塘,池底淤泥深厚,加上外源水质富营养化,蟹池在高温季节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往往出现蓝藻暴发现象,轻则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和产量,处置不当将引起河蟹中毒、大批死亡而导致养蟹亏损,这已成...

河蟹塘长了蓝藻,你该这样做近些年来,河蟹养殖到了中后期,池塘都会暴发蓝藻,并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市场上随之出现一些杀蓝藻的“特效药”受到大部分养殖户青睐,但是用完以后,发现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这样反反复复的杀蓝藻,最后导致高温期还没过,池塘已经没有了水草,同时诱发其他问题,比如河蟹大量伤亡、缺氧、水变等,严重可导致泛塘,给河蟹养殖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经过多年实践池塘暴发蓝藻不一定要杀,只要处理控制方法得当,就不会对养殖造成危害。现将方法如下:

加大增氧力度:蓝藻喜欢相对静止的水体,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搅动水体,阻止水体分层,达到水体流动、同时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进水体有机质分解,缓解藻毒素,使其他藻类繁殖。

合理投喂,勤改底:养殖中后期,高密度养殖环境下因为投饵量增加会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残饵、粪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建议使用“底居安”加强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补菌调水,补碳保草:当蓝藻暴发时,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有益菌在水体中与蓝藻形成生物竞争,达到以菌抑藻的目的。水草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残饵、粪便等代谢产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时也能达到遮荫、调节水温、增氧的作用。

定期解毒:蓝藻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藻类生长,因此定期使用有机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缓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现象。

外源水带入: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蓝藻过度繁殖:蓝藻过度繁殖,代谢期间分泌的藻毒素会抑制其他藻类生长,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

高温期:每年7、8月份气温较高,投喂量也较多,残饵、粪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谢加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当磷肥施用过多的时候,水体中氮、磷都比较多,蓝藻容易暴发。

从河蟹塘出现蓝藻,影响水质和生长。延伸出来,我们谈谈河蟹塘蓝藻治理: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案例解析:江苏溧阳市别桥地区河蟹养殖池塘蓝藻问题

在溧阳市别桥地区,有一家名为“顺昌养殖场”的河蟹养殖基地,该基地拥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只是,在2023年的夏季,由于连续的高温天气和不当的养殖管理,池塘中蓝藻大量繁殖,给养殖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河蟹塘出现蓝藻,影响水质和生长
蓝藻暴发的原因分析

2. 缺乏增氧设备:大部分河蟹养殖池塘没有安装增氧设备,水体流动性差,导致蓝藻在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

蓝藻治理方案与实践

针对蓝藻问题,沈忠山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3. 补碳保草:使用“活力碳”为水草提供生长所需的碳源,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与蓝藻形成竞争。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治理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 综合治理:通过改底、调水、补菌、补碳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池塘蓝藻问题。

2. 绿色环保: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无毒、无害的生物方法进行蓝藻治理。

通过以上案例解析和趋势展望,可以看出,针对河蟹养殖池塘蓝藻问题,采取科学的治理方法和持续的技术改进是关键。希望对广大养殖户在蓝藻治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