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投料需注意:适量、定时、适口
1、台湾泥鳅投苗后开始适量投饵,饲料以蛋白质含量在36%∼38%的膨化饲料为好。膨化料由于水中稳定性好,消化吸收率高,散失率低于硬颗粒料,所以大规模养殖应投喂粒径适合鳅苗口径的膨化料,既可满足泥鳅长时间摄食,又能减少浪费。
注意事项:每天实际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做出调整,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建议在池塘四周设置4-6个喂食观察盆,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平时投饵要注意少食多餐,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2、台湾泥鳅具有贪食的特点,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量投喂,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佳,一般投喂控制在1小时吃完为宜,30分钟内吃完表明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料。投喂膨化饲料,投喂前先把膨化料用适量的水浸泡,让膨化料充分吸水膨胀再喂,以免台湾泥鳅进食太多影响到肠道呼吸功能。
二、水质管理台湾泥鳅抗逆性强,病害较少,但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投料量大,粪便、残饵多,尤其到了高温季节,水质容易败坏,引发各种疾病。
三、病害防治1、清塘:在台湾泥鳅寸苗放养前10天,老池塘按照蓄水10cm,用生石灰100~150kg/亩化水全池均匀泼洒。
2、饲料投喂量和时间:因为泥鳅肠道的特殊性,为了...
3、台湾泥鳅的摄食跟水温有很大关系,水温12℃以下不用投喂,18℃以下每天投喂一次,18℃以上每天投喂两次,若水温高于30度或低于12℃时,投喂量应减少甚至不投喂。
四、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1.选址:要求外源水充足且周边没有污染源,进排水通畅,地势开阔,水电路三通。
2.挖塘:池塘深度应2m以上,宽度不超过60m,长度一般控制在120m以内。鱼塘的走向为东西走向。埂底部宽5~6m,面上宽1.5~2m。塘埂的三个面必须用机械严格...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要点包括投料技巧、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掌握好这些要点,才能提高台湾泥鳅的养殖效益。
1、科学喂养台湾泥鳅,从投苗开始
3、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大鳞副鳅,即台湾泥鳅,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水中人参”。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病害少,销路畅,深受养殖户喜爱。以2017年7月16日至11月20日柳州市明亮生态种养合作社的池塘养殖为例,通过科学投喂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投喂策略,注重营养均衡
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在养殖过程中,应选择营养均衡、蛋白优质的配合饲料。投放寸苗后,投料与育苗期饲料保持基本一致,逐步过渡到投喂浮性颗粒料。具体投喂量根据泥鳅规格进行合理调整,如泥鳅规格在每斤500-1000尾时,每天投喂4次,每天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8%。
6、摄食与水温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