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河豚弧菌病是河豚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河豚,以其肉质洁白如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只是,在河豚的养殖过程中,河豚弧菌病却成为了养殖户们的一大难题。这种由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不仅降低了河豚的养殖成活率,还影响了其外观和品质,进而影响了商品鱼的价格,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河豚弧菌病是河豚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河豚弧菌病的病因与症状

河豚弧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鳗弧菌、河弧菌和霍利斯。患病河豚鱼的症状表现为尾鳍基部、躯干部以及腹面出现斑点状出血。因为病情的发展,患部可能会蔓延至全身,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操作细心,防止鱼体受伤。

放养密度不要过大,以减少鱼群间的接触。

保持优良水质,不喂腐烂变质饲料。

在清除海水鱼体表寄生虫时,应加抗菌素防治细菌感染。

发现个别病鱼立即捞出,隔离饲养或销毁。

进行人工免疫,如在发病季节前,每天每千克鱼投喂福尔马林灭活鳗弧菌苗4克,连续投喂15—30天。

治疗方法

盐酸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或金霉素等抗生素,每天每千克鱼用50—70毫克。

磺胺甲基嘧啶、4—磺胺—2.6—二甲嘧啶或4—磺胺—6—甲氧嘧啶等磺胺药物,每千克鱼每天用200毫克,混入饲料中连续投喂3—7天。

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浓度为0.5—l毫克/升。

河豚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溶解氧的变化,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增加参池溶解氧含量。

合理投放参苗数量,避免密度过大。

增加营养,提高河豚体质。

改底底净片,加水质净化优水菌和弧菌防控蛭弧菌复合丁酸梭菌。

案例分享

据山东乳山市乳山口镇水产养殖育苗场的数据显示,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养殖户们的河豚弧菌病发病率得到了显著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河豚弧菌病是河豚养殖中的常见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了解其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对于提高河豚养殖的成活率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分享能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河豚弧菌病是河豚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针对河豚弧菌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养殖过程中要操作细心,避免鱼体受伤;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再者,保持优良水质,不喂腐烂变质饲料;在清除海水鱼体表寄生虫时,应加入抗菌素防治细菌感染;一旦发现病鱼,应立即捞出隔离或销毁;此外,进行人工免疫,如发病季节前,每天每千克鱼投喂福尔马林灭活鳗弧菌苗4克,连续投喂15-30天。

若河豚已感染弧菌病,治疗手段包括使用盐酸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或金霉素等抗生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具体用量需根据病情和鱼体规格进行调整。此外,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水质处理,确保水体环境适宜。

在某养殖场,河豚弧菌病曾一度肆虐,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经过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该养殖场成功控制了病情,恢复了正常生产。他们的经验是:加强日常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病鱼,避免病情恶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确保治疗效果。

面对河豚弧菌病这一难题,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未来,因为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有望研发出更为有效的防控手段,助力河豚养殖业实现健康发展。同时,养殖户也应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