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养蝎子是否赚钱
8月11日,布尔津县杜来提乡库尔吉拉村的马成云的养蝎房内,母蝎子身旁爬满了刚产不久的小蝎子,景象十分壮观。提到蝎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毛骨悚然,但在马成云眼里,它却是发家致富的“宝贝”。
马成云从2012年开始养蝎子,至今已有三年。这三年来,他收获满满,不仅弥补了自然资源不足,还满足了人们药用和食用的需求。
蝎子养殖: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温室面积 | 蝎种投放量 | 母蝎产仔量 | 一年产量 |
---|---|---|---|
6m² | 2000只 | 40只 | 16万只 |
320kg | |||
198kg |
在恒温条件下,母蝎一年生两胎,第二胎成活率低。仔蝎一年长成,一年下来就是16万只。如果当年出售,按500只/kg计算,干后可获成品蝎198kg。作为商品蝎,每千克按60元计,可得11880元。如果作为种蝎出售,其收入就更可观了。
蝎子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蝎子具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麻痹、偏正头痛等症。蝎毒的药用价值更高,对镇痛、抗肿瘤、抗癫痫以及调节免疫力方面有特别疗效。
因此,蝎子的销售也一点不成问题。每只蝎子销售价格为5元,按只数销售。
养蝎子:赚钱与否,关键看这些!养蝎子赚钱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养殖技术、成本控制以及销售渠道等。
市场需求:蝎子在中药材市场上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养殖技术:蝎子的养殖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配比以及疾病预防等知识。
成本控制:养蝎子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种苗、设备、饲料等。
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销售出去。
养蝎子是一个有潜力的行业,但要想赚钱,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解释完2016年,养蝎子是否赚钱?了解蝎子养殖基础与市场前景。的意义,再解读2016年养蝎子:市场潜力与养殖攻略。
为了确保蝎子的食物充足,马成云还养起了花粉虫。蝎子吃不完的花粉虫还可以出售,这为马成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经过第一年的饲养,马成云的收入便十分可观,尝到甜头后,他开始坚定地走上了养蝎之路。马成云表示:“蝎子虽然看起来有些可怕,但养起来其实挺简单。只要控制好温度,基本不用管,冬天注意保暖,再喂些黄粉虫就可以了。”
此外,蝎子的市场价格波动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可能会导致养殖失败,造成经济损失。蝎子的市场价格较高,产量也相对稳定,因此其经济效益也较高。
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在食源选择上越来越挑剔。比如,吃水果、蔬菜选择没有打过农药的;吃猪、鸡、鱼肉喜欢选择没有用过饲料添加剂的。由于我国农药激素在养殖、种植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人们只有高价值追求野生动植物来食用才最为安全;而野生动植物资源,本来就少,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危机,因此,尽快发展人工养殖,是解决资源危机、保护物种的唯一一条出路,也是目前最朝阳的一个行业。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好多人都提问养蝎子能挣钱吗?以及关于养蝎子的问题!养殖这一行 你要有种苗,另外饲养经验以及销售渠道,养蝎子的温度要求非常严格,就算是农村野生蝎子也越来越少。在养殖上设备种苗都是需要大笔的资金,电视广告什么的根本就没法信。蝎子挣钱,但绝对没有电视广告上说的那么容易
地方政府应该对野生蝎子收购行为进行了查处,对野生蝎子非法收购点立即停止非法活动,对无视国家法律,继续进行非法收购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处罚。
市场行情与风险管理:虽然技术是关键,但市场行情也同样重要。养蝎者需要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例如,选择可...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蜘蛛亦同属蛛形纲。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陆地上最早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注明:任何蝎子都有毒,毒性大小不同。毒性大小:LD50值越小越毒。毒性最小的蝎子:八重山蝎。
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成云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看到了一期关于蝎子养殖窍门的节目,这让他对蝎子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蝎子也能发大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便从河南郑州引进了2000多只蝎苗开始了试养。
蝎子1、种蝎成本:按照养殖1万只来计算,种蝎的市场价是2-5元/只,按照2.5元一只种蝎来计算,养殖1万只大约需要2.5万元。养殖如果养殖的好,技术过硬,肯定能赚钱。的养殖前景是不错的,但是风险也是有的。
蝎子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只蝎子一年可捕杀蝗虫等有害昆虫一万多只。大肆捕捉蝎子使其数量锐减,结果会使有害昆虫大量繁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对农作物造成破坏。据专家讲,蝎子三年一代,一年只繁殖一次,6月至9月是繁殖期,这期间如果大规模的捕捉,极有可能致使当地野生蝎子灭绝。
“每只母蝎在3-4个月就可以繁殖一次,且每次可以繁殖40至60只,可以说是蝎子养殖成本低,费时少、繁殖快、周期短、收效快。去年,通过养蝎赚的钱给儿子盖了婚房,同时也为儿子办了婚礼,剩下的钱专门盖了一间房子养蝎子。”马成云说。
世界上的蝎子约有1700余种,常用以入药、泡酒的为东亚钳蝎,对风湿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亦称马氏正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它入药蝎:西藏琵蝎;其它泡酒蝎:条斑钳蝎。
社会需求量的大幅度上升,自然资源的急剧减少,使蝎子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
同时根据蝎子的种类来掌握市场目前的养殖技术是否进行更新,如果更新的话,你要持续的学习管理这一类蝎子的办法。蝎子人工养殖技术,家庭饲养蝎子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保障,外出打工不赚钱了,不如在家自己做老板。蝎子的养殖前景,野生蝎资源日益枯竭,目前蝎子的产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10%,货源奇缺,人工养蝎既可保护野生资源,又可满足国内外...
有人养蝎子赚大钱,也有人赔钱,主要还是看你是不是会经营,现在什么行业生意都不好做,你还是好好规划一下再去投钱。郑州二七百货大楼那边有一家叫做金态钳蝎科技的公司,他们公司有许多养蝎子的专家,因为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所以经验都比较丰富,你可以去那里咨询一下,建议你请个专家来给你指导
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中药,因中药取之于大自然,“原汁原味”,副作用小。日本大量进口中国的中药,近年来,日本有一半大夫开汉药方,每年给日本挣6个亿。在美国北方专门设有研究中药的应用研究机构,目前已有中草药专营公司300余家,代销网不计其数,不少中草药专营公司还竞相开设中草药连锁商店。他们早已把中药应用到糕点、糖业等方面。德国、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都在应用中药,而中医本身又在不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发,例如最近出现中医生物毒疗法。目前我国已有33个毒疗诊所,工作在这些毒疗诊所的专家利用蝎、蛇、蜈蚣、蜂、蜘蛛等生物毒液攻克癌症和许多疑难杂症,为祖国的医药宝库又增添了一颗璀璨明珠。因此,药用动物养殖前景极为广阔。
前景很好,关键是技术,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就可以
蝎子是中药当中的名贵动物药,而中药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作为医用,还属于综合的交叉商品,是提取西药的原料之一,现又广泛应用到保健食品业、烟酒业、茶业、饮料、糖类、化妆品等行业。除国内各方面应用外,还大量出口。
养蝎子致富案例:养殖蝎子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我国的中药保健食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现在最为流行的人参蜂王浆、黄芪蜂王浆、中华鳖精、太阳神杜仲口服液、杜仲茶、杞菊茶、咖啡茶、薄荷糖、蝎子酒、蝎子茶、蝎子罐头等等畅销国内外。现在国内外都在采集蝎毒,它是液体黄金,现在的价格已达黄金的9倍。20世纪80年代19蝎毒1000美元,20世纪90年代曾上升到6000美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因为人们经济收入不断地增加,吃饭讲究风味的人越来越多,由于蝎子本身固有的清、香、鲜、酥、脆,风味独特,回味无穷,目前蝎子已开始由豪华宾馆的宴席,向着普通劳动人民的餐桌转移,这个需求量将比药用大得多。
当下,马成云想继续扩大规模,成立合作社,把养殖经验分享给村民朋友们,让大家都来养殖蝎子致富。使村民们都走上这条蝎子养殖增收致富的“高速路”。
人工养蝎可以说是新世纪的“黄金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有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光明、市场稳定、用途广泛、本小利大、不污染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技术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许多人对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得以实践,餐桌上中药越来越多,如党参、人参、莲子、乌骨鸡、蝎子、蛇等频频在餐桌上出现,甚至有些饭店、酒店成为某种药用动物的专食店,如蛇蝎酒楼,蛇蝎饭馆等。人们的饮食范围越来越广,由原来的只吃哺乳动物、禽类和鱼类到吃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而发展到吃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大有无所不吃的趋势。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物种越来越少,这样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地球上只有我们人类了,还吃什么!因此,发展特种动物养殖,是全人类迫切面临解决的问题。
2016年养蝎子赚钱吗?马成云说:“三年来,养蝎子让我们家的收入增加了10多万元,平均每年3-4万元,且家里的生产也一点没有耽误。”
我也养殖蝎子十多年了,也有很多人咨询养蝎子的事情,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养蝎子能赚钱,技术是关键!可以说养殖蝎子完全是靠技术和经验来赚钱,...
能养蝎子在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是可以赚钱的。养蝎子能否赚钱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技术。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即使市场需求旺盛,也难以获得成功。养蝎子属于特种养殖,与传统的养猪、养鸡等行业不同,它更加依赖于技术的支持。成功的养蝎者通常会在前期投入时...
从开始饲养后,他每天把蝎子都当成宝贝一样细心地照料着,认真记录着它们的一举一动。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呵护,蝎子已经适应了库尔吉拉的气候环境,马成云也掌握了蝎子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只要用餐时间一到,蝎子们都会涌向黄粉虫。同时,在温度、湿度的控制、一日几餐、母蝎生产、蝎苗喂养等技术难题,马成云早已得心应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