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土壤管理技巧
洋葱,作为一种耐寒性强、耐运输、耐贮藏的蔬菜,其生长期较长,因此在生产上通常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要想实现洋葱的高产增收,以下三个方面至关重要: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和土壤管理。
洋葱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9月上旬,此时采用播种方式进行种植,温度需控制在15~25℃之间。选择含有蛭石、园土、砂土、腐殖质的混合土壤,有利于洋葱的生长。
洋葱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洋葱在生长习性、产量、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选择适宜的洋葱品种是确保洋葱高产的基础。
品种 | 特点 | 适宜地区 |
---|---|---|
红皮洋葱 | 耐寒性强,产量高 | 北方地区 |
白皮洋葱 | 口感脆甜,品质好 | 南方地区 |
黄皮洋葱 | 耐寒性一般,产量中等 | 全国各地 |
洋葱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整地:洋葱种植前需进行深翻晾晒,深度20-25公分左右,有利于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确保洋葱生长所需养分。
中耕松土:洋葱生长过程中需进行3-4次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鳞茎膨大。
浇水:洋葱喜湿润环境,但忌水涝。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洋葱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和撒播两种:
条播:在苗床畦面上开9-10厘米间距的小沟,播籽后覆土1.5厘米左右。
撒播:在苗床浇足底水,渗透后撒细土一层,再撒播种籽,覆土1.5厘米。
苗期管理: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防止土面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
追肥:幼苗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促进幼苗生长。
除草:幼苗发出1-2片真叶时,要及时除草。
间苗:撒播的保持苗距3-4厘米,条播的约3厘米左右。
洋葱采收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旬。当洋葱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开始变黄,假茎变软并开始倒状;鳞茎停止膨大,外皮革质,进入休眠阶段,标志着鳞茎已经成熟,就应及时收获。
洋葱采收后要在田间晾晒2-3天。直接上市的可削去根部,并在鳞茎上部假茎处剪断,即可装筐出售。如需贮藏的洋葱,则不去茎叶,当叶片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可把茎叶编成辫子,悬挂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称为挂葱,或者袋筐贮藏。
由洋葱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土壤管理技巧。引出的思考,延展至洋葱种植:因地制宜,技术先行。
在播种前,张师傅先将洋葱种子浸泡在热水中3-4个小时,以去除蜡质层。播种时,他确保种子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并覆盖上一层0.8厘米的土壤。为了加快出苗,他还采用了浸种催芽的方法。
在苗期管理方面,张师傅注意保持苗床湿润,防止土面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当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后,他开始适当控制浇水。在幼苗期,他还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促进幼苗生长。
张师傅了解到洋葱对肥料的要求较高,每亩需氮13-15公斤、磷8-10公斤、钾10-12公斤。因此,他在定植后至缓苗前一般不追肥,越冬后结合浇越冬水,每亩施人粪尿1000-1300公斤,春季返青时再施一次返青肥。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张师傅建议两周浇一次水,并在冬天注意不要浇灌,以免洋葱烂掉。他强调,施肥时最好使用农家腐熟的有机肥搭配绿袋肥中药生物菌剂,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土壤板结、重金属超标、盐碱化等问题。
四、合理密植,提高产量在定植密度方面,张师傅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幼苗大小来确定定植密度。一般行距15-18厘米,株距10-13厘米,每亩可栽植3万株左右。张师傅认为,合理密植能增加洋葱单位面积产量,是洋葱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对于早期抽薹的洋葱,张师傅采取除薹措施,从花球形成前剪除花苞,防止开花消耗养分,促使侧芽生长,形成较充实的鳞茎。
五、适时采收,确保品质张师傅的洋葱种植实践表明,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种植技术,洋葱的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