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莓轮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
菠萝莓轮斑病,这一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来自热带地区的奇异水果的专属疾病。只是,实际上它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菠萝莓的叶片和果实。
一、症状及病因
菠萝莓轮斑病病菌属于半知菌菠萝莓大斑点霉菌,其真菌病原体能侵害菠萝莓地上植株体的大部分,包括叶片、匍匐茎、叶柄和果实。果实侵染相对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对果实品质和产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表现 | 病因分析 |
---|---|
叶片上出现轮纹状病斑 | 病原菌侵害叶片组织 |
病斑中央为灰白色,边缘为紫红色 | 病原菌分泌毒素导致叶片组织死亡 |
病情严重时,病叶会枯死,影响光合作用 | 病原菌繁殖扩散,消耗植株养分 |
二、传播途径
菠萝莓轮斑病病菌主要靠病残叶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随后,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多次侵染,使病害扩大蔓延。
三、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长新叶时期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及时清除销毁病叶。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于田外烧毁埋葬,消灭越冬病菌。
选育优良抗病品种,如章姬乙女、杜拉可、金明星等。
移栽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0-20分钟,晒干后移植。
发病初期使用80%大生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温室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防治。
引入天敌昆虫,如捕食性甲虫和寄生蜂,抑制病原菌繁殖。
使用拮抗微生物,如放线菌、芽孢杆菌等,抑制病原菌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菠萝莓轮斑病,保证菠萝莓的产量和品质。
菠萝莓轮斑病,这一病害在菠萝莓种植领域里并不陌生。它不仅威胁着菠萝莓叶片的健康,更给种植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探索了一套全新的防治策略。
针对菠萝莓轮斑病的防治,我们采取了以下农业防治措施:
清除病残体在移栽前,彻底清除病残叶体,减少病菌的越冬场所。
培育无病种苗选择无病种苗进行种植,从源头上切断病害的传播。
合理灌溉避免整株淹没灌溉,保持叶片干燥,减少病害的发生。
浸苗处理在移栽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10-20分钟,晒干后移植。
喷雾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80%大生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温室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防治。
四、案例分析 五、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