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养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虾只中毒死亡

2018年华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3.北方气候极端

养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虾只中毒死亡

近年南美白对虾苗的质量有所逊色,但是造成南美白对虾难养的主要原因,还是养殖环境与水质问题。

一、水质污染的来源

水源的污染:南美白对虾养殖用水是粗放式,多数是取海水直接引进养虾,未经严格处理,是导致养虾失败的重要原因。

自身的污染:未考虑残饵、粪便、代谢产物、生物死亡等对水质底质的污染,盲目的养殖方式,造成养殖池内南美白对虾生存环境十分恶化。

其中前三点不再过多阐述,在以上文字中已经说明,而养殖指标数据的关注,笔者认为将是未来水产养殖的核心。

那什么是养殖指标数据?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八大离子等这些都是养殖指标数据。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这些数据的变化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养殖老板是否有过关注,即便是有关注,请自问是如何关注的?每天都会测这些数据,有过分析吗?有过对比吗?这一年的数据是如何变化的?这些变化都导致了怎样的问题?笔者从事水产技术8年,了两点普遍现象:一、每天例行公事测一测。二、技术人员说测就测。三、池塘没问题,数据看看就放下,池塘有问题就追究数据哪里有问题。

指标 描述
ph 表示水体的酸碱度,对虾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溶解氧 水体中氧气的含量,影响虾的呼吸和代谢。
氨氮 水体中氨的含量,过高会危害虾的健康。
亚硝酸盐 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过高会引发虾的中毒。
八大离子 水体中钙、镁、钾等离子的含量,影响虾的生长和水质稳定。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对虾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采取轮捕疏养的技术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对虾捕捞上市,以池内合理的载虾密度。

这样既可提早上市,又能节约饲料,并为存塘对虾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也有助于改善水质,促进对虾快速生长。

养南美白对虾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养殖,主要是需求高、价格高、效益好这些优势,但是养殖养南美白对虾很多人都失败了,南美白对虾前景是很好,但是南美白对虾不好养,养殖亏本的都会抱怨养南美白对虾害死人。

南美白对虾“红体”是疾病发生后导致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但是有的养殖户开始病急乱投医,滥用药物,但是由于没有将其对症下药,而导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对虾的最佳治疗时间段。

应激

2.饲料投喂不科学

在放虾苗之后我们要根据虾苗的实际情况给虾苗选择适合的开口料和O号料或1号料逐渐的添加;既可以增强对虾的摄食,又能充分的给虾苗提供营养,提高对虾的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减少对虾的疾病问题。

通过调研,笔者出几点原因:

当对虾出现疾病或是出现偷死的时候;很多养殖户基本都不再喂料;其实对虾在停料之后出现饥饿的现象,原来出现在水面上的死虾会被活虾给吞食,这时候大家以为偷死的虾会越来越少;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活虾吞食死虾之后会被感染引起偷死;时间长了,池中的虾会越来越少。

当再开始投喂饲料的时候;健康的虾不再吃死虾,这时池塘就会出现大量的死虾。大家都以为是吃料的问题,其实都是一种误解。

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2、虾体自身营养不良,抵抗力差,脱壳困难。

尤其到了高温夏天,对虾生长快,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恶化。因此,应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

老虾农通过走访发现,很多虾友们在刚放苗的时候是不喂料的;在春天的时候虾塘中天然的饵料比较多,方面的密度小;天然的饵料足够维持小虾苗的生长。

目前很多虾友们为了可以多出产量,虾苗放的密度大,天然的饵料已经不能维持虾苗们的生长,导致虾苗处于长期的饥饿的状态,虾苗就会摄氏水底中的浮游动物及死亡的藻类,这时对虾的体质会造成营养不良,体质免疫能力下降;在养殖后期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出现疾病的。

笔者调研结果,2018年几个大型苗种场的苗种销售明显提高,原因一,养殖面积增加。

原因二,放养密度增加。

以沧州海兴县大水面养殖为例,从之前的1.5万尾/亩,增加到目前2-3万尾/亩。

天津津南区域甚至有10-15万尾/亩土塘养殖。

苗种的高密度投放直接影响到饲料投喂量是原来的2-3倍。

大量饲料投入池塘残饵粪便的堆积,导致氮转化出现问题,大量的氨氮残留在池塘中,导致水质底质出现问题。

但是养殖过程中养殖老板依然按照原来的池塘管理方案,怎么能解决“过重氮”残留?苗种的优劣,疾病的高发,气候的变化,更重更样的原因,导致2018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几家欢喜几家愁。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育苗厂,在繁育南美白对虾苗过程中用药过多,在出苗前似乎体质很健壮,一放入养成池,离开了“药池”,虾体的抗病能力会变得很弱...

试水的目的是测定水质状况是否适宜南美白对虾虾苗生长,是否适宜放苗.

苗种质量差: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操作不当,大量使用抗生素,或因亲虾的问题等,使培育出来的虾苗质量太差,放养后就会大量死亡。

二、严格投饲由于南美白对虾饵料系数较低,一般为1.5-2.0,所投饵不宜过多。

在对虾体长小于2厘米前,若不考虑池内的基础饵料,则日投饵料店量为150克/万尾,以后随时着虾的逐渐长大,投饲量也逐渐增加,以投饲后2小时全部吃完为标准。

投饲管理要做到相对合理,既要吃饱、吃好,又要兼顾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一般坚持:1.勤投少喂;2.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3.水温高于32℃,水质变劣时少喂;4.对虾大量蜕壳的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5.池内竞争性生物多时适当多喂。

投饵量的多少、时间均要灵活掌握,一般养殖前期池内基础饵料较多,可少喂;中期应投优质对虾专用料;后期为了促生长,像我们吴江地区应适量投喂一些轧碎,清洗后的新鲜螺蛳,以改善海水虾淡养过程中壳薄、色淡的问题。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质管理全集.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的味道和透明度等来表示。

一、南美白对虾放苗后很长时间不吃人工投喂的饵料,半月、二十天以后才开始摄取少量配合饲料,可能原因有下:

虾苗的淡化过程出了问题;在运输等过程中水温、盐度等因素突变而引起对虾苗的应激反应;装运气温太高;池塘pH值太高、亚硝酸盐含量太高等各种原因都会引起虾苗成活率很低。

未考虑残饵、粪便、代谢产物、生物死亡等对水质底质的污染,盲目的养殖方式,造成养殖池内南美白对虾生存环境十分恶化。

水色是水中饵料生物...

4.养殖指标数据不关注

误区三:对虾发病后水体不消毒

一、调控水质由于南美白对虾是海水虾,所以对池水中藻类的要求特别高,一般最适应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藻类是虾塘中的良性生物群落,有固氨、氮的净化作用。

常讲的养虾要管好一池水,一个重要点就是采取措施使用水色调节至这一颜色。

我市面上常用的方法是施有机肥,像颗粒鸡粪10-15公斤/亩.米。

南美白对虾适的PH值为7.8-8.5,若池水PH值低于7.5则需轻施工生石灰1.5-2.5公斤/亩.米,施用天数视PH值变化而定,一般在晴天上午9-10时施。

南美白对虾长至5厘米后,除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最好施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促进生长。

在发病的初期,积极的处理对虾疾病问题;找出根本的原因,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开足增氧机,保持充足的溶氧。

对水指标和对虾进行检测,判断病因并对症下药。

同时使用高质量的饲料,使用刺激性较小的药品进行治疗,连续使用,直至对虾恢复正常。

实际上,单纯看一天的数据是不科学的,因为当时的数据只能代表那一时刻,池塘的各项指标,看那一时的数据有可能没问题,但长期数据是波动的,有可能今天的数据就与以往不同,池塘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我们通过今天一时的数据是看不出来的。

所以,我们经常倡导大家要记录数据,记录一天之中,早中晚的数据变化。

例如这样: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仪器测量,仪器也会自动生成这样的曲线图,以便我们观察池塘的变化!

1.苗种密度过大

在发病的初期,可以适当的减料一到两成,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提高抗病能力及免疫能力的活菌与营养;使健康的虾减少被疾病感染的机会。

同时虾有疾病之后不能摄食饲料,又没有被健康的虾吃掉;当这批病虾出现偷死之后,死虾的数量会急剧减少,健康的对虾由于营养足够,对虾的抗病能力增加,养殖情况会逐渐转为正常,养殖会趋于稳定。

三、适时增氧对南美白对虾而言,对溶氧要求较高,一般养殖要求3-5毫克/升,因此特别要重视增氧问题。

所以我们提倡在白对虾3厘米以后开始开启增氧机,从起始的每天2小时逐渐增加开启时间,对虾长至6厘米以后,每天至少要开10小时,特别是晴天中午的5小时更重要。

又因我市是淡水养殖,一般池水水质不十分差的情况下,尽量不换水或少换水,强化投饲管理,以光合细菌得以调节,同时延长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这样既改良了水质,又对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活力,提高成活率有益处,这一点去年在东太湖得到了良好的验证。

当然,每5亩配3KW的增氧机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色泽、提高运输成活率,最好在后期适当施些食盐以调节盐度。

池塘里的对虾发病之后,很多养殖户不能确定对虾疾病的种类,不能够正确的处理疾病的问题,如果放弃治疗,会使池里的病原体增加,同时也增加对虾疾病的传染速度,使对虾的病情加速,导致对虾死亡量增加或提前出现等情况的发生。

死亡的时间一般是晚上或暴雨后。

目前北方已经进入雨季,有的大圈开始出现死虾现象。

表现的症状:体暗红、硬壳、烂鳃。

有的“挂脏”附着大量纤毛虫,有的死虾没有明显的病症。

中后期白对虾死亡的情况比较复杂,表证不一。

走访中发现:

虾塘池底恶化底部溶氧低。

大量而频繁地排放水,使池塘泥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流失。

正确养殖方法:

笔者调研了几个典型性区域,天津津南区精养南美白对虾90%以上养殖亏损,西青区鱼虾混养也不乐观,大港区和沧州海兴县以大水面粗养为主,也不如之前。

分析到亏损原因时,很多养殖老板反馈基本是苗种和气候这两大问题。

笔者不予否定,但绝不只是这些问题。

通过调研,很多养殖老板反映,养殖前期和中期情况非常乐观,无论是密度还是生长速度,都很满意,而且中秋节前出塘的都没有出现什么亏损。

病毒性红体致病病毒为桃拉病毒,在放苗后30-60天对虾5-9公分时爆发,一旦发病,会引起白对虾大量死亡,主要由于水质底质不稳定、天气变化造成的。

虾苗的淡化过程出了问题;在运输等过程中水温、盐度等因素突变而引起对虾苗的应激反应;装运气温太高;池塘pH值太高、亚硝酸盐含量太高等各种原因都会引起虾苗成活率很低。

四、防病南美白对虾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不是说不得病,象病毒性、细菌性及其它营养性、真菌性疾病都有要做到积极预防,及时治疗。

象常规的烂尾、黑鳃、褐斑、红腿等只要采用普遍的杀菌消毒剂即可。

这里提的重点是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病虾形体消瘦,甲壳变软,体色变深;胃不饱满,活动差,附着

通过养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虾只中毒死亡,疑似水质或饲料问题。的例子,我们引入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毒案例解析及解决方案。

在河北某养殖场,养殖户张先生反映其池塘中的白对虾大量死亡,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水质污染。由于水源未经处理直接引进,加上残饵、粪便、代谢产物等自身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具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溶解氧不足,使白对虾长期处于亚缺氧状态,体质下降,抵抗力减弱,最终导致大量死亡。

养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虾只中毒死亡
案例分析:苗种质量差导致成活率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