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高产栽培平菇新技术,探讨麦秸作为平菇栽培基料的可行性
但麦秸栽培平菇一般病虫害较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菌丝徒长。这些菌种均具有广温、速生、高产、优质、抗杂、适应各地栽培等特性。
每年麦子收割后都有大批麦秸被烧掉,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由于麦秸质地松软,保水通气性好,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和钙、磷、钾等营养物质,是栽培平菇的理想原料。利用麦秸栽培平菇原料广泛,成本低廉,效益较高,如果采取科学的栽培与管理方法,其生物转化率可达到200%以上。
一、原料选择选用新鲜、无霉变,最好是当年收获的新鲜干麦秸。
二、麦秸软化由于麦秸表皮具有一层蜡质,这层腊质能阻碍菌丝吃料,因此栽培前先要对麦秸进行软化处理。麦秸软化处理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先将麦秸切成长3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铺在干净的地面上,用石磙反复碾压至麦秸变软。
二是将麦秸切成2~3厘米长段,浸泡于比例为3%~4%的石灰水溶液中。水面须没过麦秸,以形成石灰水膜,隔绝空气,使杂菌窒息死亡。浸泡时间一般春季4天,夏季2天,秋季2~3天。达到浸泡时间后捞出,用清水冲去残液,调节好含水量。
三是用饲料粉碎机,安装上直径约2厘米的筛网进行粉碎,粉碎后即成条片状,细薄、松散、绵软。
平菇生长发育适宜的碳、氮比为20:1,以此为依据设计培养料的配方为:麦秸88%、米糠8%、草木灰3%、石膏粉1%、尿素0.3%,含水量65%~70%。将软化处理好的麦秸按配方加入辅料和水,然后按高、宽各1米左右,长度因场地而定建堆发酵;顶和四周稍压实拍平,用直径3厘米的木棍每隔20~30厘米从顶部垂直向下打洞,再覆薄膜和草帘保湿保温;当料温上升至55℃以上时,维持8~10小时后翻堆。如此翻堆3次,当55℃以上温度累计超过24小时时发酵结束,此时pH值达到6~7,培养料呈浅褐色,伴有菌香味。撒堆前要 检查料的含水量,若料偏干要适当加水。
五、栽培畦制作制作栽培畦时,选靠近水源的平地或水稻田作栽培畦场地。将场地做成1.2米宽,长度随场地而定的栽培畦。开挖时先在畦中间留30厘米的土埂,土埂中间挖16~17厘米宽、20厘米深的水沟。土埂两边各挖45厘米宽、10厘米深的畦床。挖出的土堆放在栽培畦的四周,高约10厘米。挖好后先用5%~10%的石灰水或0.2%的多菌灵溶液浇洒整个畦床内外,再喷0.02%敌敌畏溶液进行彻底消毒和杀虫。
铺料时每隔60厘米留4~5厘米供填土,每平方米用料12千克左右,一次性铺入。采用麦粒菌种,用种量为干料的10%左右,先以5厘米×5厘米的距离穴播,再在料面撒播一层,最后用木板压平压实,覆盖薄膜,盖上稻草或麦秸发菌。接种后气温在20℃以上时,第3天就应检查发菌情况。若膜内料温超过28℃,可在晚间通风降温,切勿频繁揭膜通风,以免引起霉菌污染。只要保持畦中水沟内有水流动,一般不会出现高温。如发现杂菌污染,可用烧碱50克溶于1千克水中,用注射器注在杂菌污染区及外围一周,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可用石灰粉覆盖污染处。
七、出菇管理气温在25℃左右,播种后20天菌丝就可长满料,22~24天就可现蕾。当现蕾达60%以上时即可架薄膜拱棚,并在薄膜上撒稻草或麦秸以调节光线。头潮菇无需补水,若遇特别干旱天气可向沟内灌水。头潮菇采收后,让料风干2天再灌大水至浸没料面,1~2小时后排干水,2天后再经常在沟中灌水。料浸水后应另外用地膜覆盖料面进行催蕾,这样可提前3~4天现蕾,且现蕾较整齐而密集。现蕾达60%以上可去掉料面地膜,进入常规管理。
八、病虫害防治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菌丝徒长 | 降低湿度,加强通风换气 |
锈斑 | 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
枯萎 | 合理补充水分,调整相对湿度,正确掌握通风 |
子实体畸形 | 加强换气和通风 |
干泡病 | 喷洒2%甲醛溶液或1:500倍多菌灵,并加强通风换气 |
菌蝇 | 喷洒1:800倍高效低毒农药防治,也可在晚上点起马灯,在灯后放一张涂满桐油的白铁皮 |
红蜘蛛 | 喷1:1000倍乐果或石硫合剂杀灭 |
跳虫 | 喷0.1%的鱼藤精防治 |
从菇蕾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5~7天。平菇采收的最佳时期为子实体八九成熟,即菌盖边缘略展平时,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无白色绒毛。采收前先喷一次重水,以保持菌盖在采收后可略长时间不卷缩。采收时将手指轻轻插入子实体的根部,略用力一晃即可,然后用刀把根部的泥土或料刮净。采收后要清理好覆土表面,把残根、碎渣等处理掉,干燥2天后,及时补水,进入第二潮菇的管理。在第二、三潮菇补水时可加入以下营养液:0.3%硫酸镁、0.1%白糖、0.3%磷酸二氢钾、0.1%菇丰素,可使下一潮菇快速、健壮生长。一般可收菇4~5潮,生物学效率可达200%以上。
解释完麦秸高产栽培平菇新技术,探讨麦秸作为平菇栽培基料的可行性。,现在来解读麦秸平菇栽培新法应用广。
在广袤的农村,每年的麦收季节过后,大量的麦秸往往被废弃或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只是,在河南省某地,一位名叫李大哥的农民却将这一废弃的资源变为了增收的金钥匙,他运用了一种创新的麦秸平菇栽培方法,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李大哥深知,麦秸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其质地松软、保水通气性好,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种矿物质,是理想的栽培材料。他 会选择新鲜、无霉变的麦秸,最好是当年收获的新鲜干麦秸。在栽培前,他会将麦秸进行软化处理,以利于菌丝的生长。软化处理的方法有三种:碾压、浸泡石灰水、粉碎。李大哥通常采用浸泡石灰水的方法,将麦秸浸泡在3%-4%的石灰水溶液中,隔绝空气,使杂菌窒息死亡,浸泡时间根据季节调整,春季4天,夏季2天,秋季2-3天。浸泡后捞出,用清水冲去残液,调节好含水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李大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注意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杂菌污染,他会用烧碱或石灰粉进行处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他注重预防为主,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湿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适时采收是保证平菇品质的关键,李大哥根据平菇的生长特点,一般在子实体八九成熟时进行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清理覆土表面,处理残根、碎渣等,干燥2天后,及时补水,进入第二潮菇的管理。
经济效益与未来展望李大哥运用麦秸平菇栽培新法,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据统计,他的平菇产量比传统栽培方法提高了20%,经济效益提升了30%。面对未来,李大哥充满信心,他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