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甘州区供电公司助力虹鳟鱼养殖,提升地方特色水产品牌

在张掖市甘州区,供电公司正以全新的姿态,助力虹鳟鱼养殖,推动地方特色水产品牌的升级。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地下涌泉资源,更有着供电公司专业、高效的保障服务。

甘州区供电公司助力虹鳟鱼养殖,提升地方特色水产品牌
项目名称 地点 项目规模 项目效益
乌江镇虹鳟鱼养殖基地 甘州区乌江镇 110亩 年增收入200万元
丰都县三建乡生态渔业养殖基地 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 未知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贵州都匀市全庆养殖有限公司 贵州省都匀市 未知 优化水产养殖结构
甘肃永靖刘家峡水库虹鳟鱼养殖基地 甘肃永靖刘家峡水库 未知 年产约3400吨,销量逐年递增

乌江镇依托丰富的地下涌泉等冷水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虹鳟鱼、金鳟鱼、七彩鲑、鲟鱼等4个品种冷水鱼发展特色养殖。目前,冷水渔业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产业。

供电公司针对养殖基地的用电需求,制定了详细的供电方案,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最大限度为客户节约用电成本,提高鳟鱼产量。

在农网升级改造的完成过程中,供电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冷水鱼场养殖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养殖规模扩大,养殖收入大幅度增加,使冷水养鱼养殖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乌江镇平原村养殖户感慨地说到:“虹鳟、金鳟的养殖离不开电,饲料必须放在冰柜里保鲜,做饲料、打氧都需要电机运作。忽然间停电了,鱼的打氧就没办法了,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呀!”

电网升级后,有了你们电力的支持,我打算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争取年产商品鱼再翻两番。由于养殖效益明显,我们镇里养殖户养鱼积极性很高,很多人都开始建场养鱼,村民们现在手里有钱了,日子过得也红火。”

在供电公司的助力下,甘州区虹鳟鱼养殖产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在高原之巅,农业的革新篇章正缓缓展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的三建乡生态渔业养殖基地,便是这一变革的生动写照。

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丰都县渔业正朝着现代化迈进,供电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力量。该县“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从稻田种养、池塘技能提升、品牌渔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

甘州区供电公司助力虹鳟鱼养殖,提升地方特色水产品牌
供电赋能,效率升级

在丰都县包鸾镇的虹鳟鱼养殖基地,供电所的抢修速度成为保障渔业生产的重要一环。一次因故障导致的停电,在供电所的快速响应下,仅用了10分钟便恢复供电。渔场老板对此赞誉有加,感慨道:“电压不稳的年代,一年中马达修了十几次,冰箱修了五六次。供电所的速度,救了我们的损失。”

基础设施的升级

乌江镇渔场的建筑面积占地110亩,其中水源保护用地近400亩。新建的综合楼、孵化车间、尾水处理车间等设施,为虹鳟鱼养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链的延伸

新源泉养殖基地在2025年计划推进冷水鱼养殖发展,通过调整养殖模式,提升品牌,建设水产种质基地,进一步延伸涉渔产业链,打造完整的冷水鱼养殖体系。

特色养殖,发展新优势 技术创新,保障供应

在甘肃永靖的刘家峡水库,虹鳟鱼养殖的销量以每年10%的幅度逐年递增。这背后,供电公司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不可或缺。例如,地处张掖市甘州区的乌江镇,供电公司为虹鳟鱼养殖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

服务至上,助力乡村振兴 合作共赢,共创未来

榆中县马坡乡太平沟村党支部以支部为引领,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平台,发展虹鳟鱼养殖产业,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种模式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