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鱼鲺病是一种由鱼鲺引起的鱼类疾病
作者:农牧创意家•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0
症状 | 原因 | 防治方法 |
---|---|---|
鱼体表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透明虫体 | 鱼鲺寄生在鱼的体表、鳃和口腔中 | 使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外用鑫洋杀虫先 |
鱼体表受损,引起炎症和继发性感染 | 鱼鲺不断活动,刺伤或撕破鱼体皮肤 | 定期泼洒生石灰,使用底质质净化颗粒和强氯精 |
鱼体色变黑,食欲下降,烦躁不安 | 鱼鲺寄生引起,分泌物刺激鱼体 |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
鲤鱼鱼鲺病是一种由鱼鲺引起的鱼类疾病,严重威胁鲤鱼养殖。鱼鲺寄生在鱼的体表、鳃和口腔中,不断活动,刺伤或撕破鱼体皮肤,引起炎症和继发性感染。病鱼体色变黑,食欲下降,烦躁不安,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鱼鲺病,
严格清塘,定期泼洒生石灰,使其浓度达到20~25毫克/升,以预防鱼鲺病的发生。
使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浓度为0.3~0.5毫克/升,以杀灭鱼鲺。
外用鑫洋杀虫先100ml,用于防治鱼鲺病。
使用底质质净化颗粒和强氯精,改善水质环境,减少鱼鲺病的发生。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减少鱼鲺病的发生。
养殖鲤鱼,警惕鱼鲺病的隐患在山脚下一片宁静的洼地,有一片面积约为2.5公顷的鱼塘,水深各异,养殖着鲤鱼和鲫鱼。只是,这片看似平静的水域近期却遭遇了一场鱼鲺病的肆虐。
养殖户们发现,鲤鱼开始出现异常行为,群集水面跳跃、狂游,体色变黑,食欲不振。进一步检查后,发现了体表扁平的鱼鲺,大小如黄豆。
解决方案:科学防治,守护鱼塘面对鱼鲺病的威胁,养殖户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清塘消毒使用90%的晶体敌百虫进行全池泼洒,保持浓度为0.3~0.5毫克/升,有效杀灭鱼鲺。 2. 外用药物使用鑫洋杀虫先100ml,第二天配合底质质净化颗粒和强氯精使用,进一步净化水质。 3. 定期监测在养殖期间,每2~3周泼洒1次生石灰,保持浓度在20~25毫克/升,预防鱼鲺病的发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防治,鱼塘中的鲤鱼逐渐恢复了生机。病鱼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生长速度也逐渐恢复正常。
展望未来:科学养殖,减少损失鱼鲺病的防治需要养殖户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未来,因为科学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鱼鲺病,让鱼塘恢复生机,减少养殖业的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