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肠炎病是河豚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
河豚肠炎病,这个看似普通的名称,却隐藏着河豚养殖过程中的巨大风险。它不仅影响着养殖效益,更可能成为养殖户心中的痛。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隐形杀手”的神秘面纱。
河豚肠炎病的发病原因通常与饲料和消化不良有关。过硬的饲料可能导致河豚的肠胃无法消化,饲料在肠胃中堆积,无法排出,进而引发肠炎。
症状 | 描述 |
---|---|
离群缓慢独游 | 病鱼行动迟缓,独自游动 |
鱼体发黑 | 病鱼体色变黑 |
腹部向上浮于水面 | 病鱼无法正常下沉,漂浮在水面上 |
食欲减退 | 病鱼食欲下降,甚至不食 |
肛门微红 | 病鱼肛门颜色变红 |
肛门红肿,炎症 | 后期肛门红肿,并伴有炎症 |
肠壁充血发炎 | 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 |
紫红色肠管 | 部分肠管呈现紫红色 |
腹水及肝脏病变 | 有的发病河豚还有腹水及肝脏病变 |
烂鳃病并发 | 肠炎病常和烂鳃病并发 |
该病在河豚养殖全过程中均可发生,尤以养殖水体持续保持高温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出现症状后24小时即开始大量死亡,对河豚养殖的危害极大。
严格执行池塘彻底清塘消毒、水体消毒、鱼体消毒,投喂坚持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即“三消”、“四定”措施。
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良好水质。
定期投喂土霉素和大蒜素,每千克饲料添加土霉素1~2g和大蒜素2~3g。
用0.4~0.5mg/L盐酸土霉素全池泼洒,连用2~3天。
每千克饲料用2g盐酸氟哌酸或1~2g硫酸新霉素拌饵投喂,连用5~6天。
预防方面, 要在放苗前彻底清池消毒,日常管理中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水质。可定期投喂土霉素和大蒜素,每千克饲料添加土霉素1~2g和大蒜素2~3g。治疗方面,可用0.4~0.5mg/L盐酸土霉素全池泼洒,连用2~3天;或每千克饲料用2g盐酸氟哌酸或1~2g硫酸新霉素拌饵投喂,连用5~6天。
以某养殖场为例,该场曾发生大规模河豚肠炎病。经过调查,发现病因是饲料过硬,导致河豚消化不良。针对这一情况,养殖场采取了以下措施:更换了易于消化的饲料;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水质;最后,定期投喂土霉素和大蒜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河豚肠炎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因为河豚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河豚肠炎病将成为养殖户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河豚肠炎病的成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对保障河豚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加强河豚肠炎病的防控研究,为养殖户提供更多有效的防治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