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鱼类疾病
鲫鱼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害,它在水产养殖领域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这种疾病不仅传播迅速,而且危害极大,一旦发病,往往导致整个养殖池的损失。那么,如何有效防治鲫鱼暴发性出血病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鲫鱼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原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温突然升高:水温升高会加速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水质下降:水体污染、缺氧等问题会导致鱼类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
运输、捕捞及气候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鱼类的应激反应,使其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病毒。
发病季节:通常在5-8月份,气温较高时。
发病群体:多种淡水鱼类均可感染,如鲫鱼、鲢鱼、鳙鱼、鲤鱼、草鱼等。
传播途径:通过水体、鱼体接触等方式传播。
二、症状与诊断
鱼体两侧、眼眶、鳃盖、鳍等处轻度充血。
病情严重时,体表及鳍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有的鱼眼球突出。
腹部内有淡黄色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肠壁充血,肠内充气无食物、多粘液。
鳃丝淤血或严重贫血等。
肉眼观察:观察鱼体外观、鳃丝、肠道等部位的变化。
显微镜检查:检查鳃丝、血液等样本,观察是否有病毒存在。
病理学检查:观察病变组织,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三、防治方法治疗方法 | 操作步骤 | 注意事项 |
---|---|---|
全池泼洒消毒剂 | 1. 全池泼洒强氯精,浓度0.3毫克/升;2. 连续2天;3. 第三天开始喂药饵。 | 1. 注意消毒剂对鱼类的刺激性;2. 严格遵守使用剂量和时间。 |
喂药饵 | 1. 在每千克精饲料中加入3片复方新诺明;2. 连续3天。 | 1. 注意饲料中药物的含量;2. 严格按比例配比。 |
中草药拌饵投喂 | 1. 每公斤鱼用黄苓2克、大黄5克、黄柏3克拌饵投喂;2. 每天1次,连喂4-6天。 | 1. 注意中草药的剂量;2. 选择质量可靠的中草药。 |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改善养殖环境:保持池塘清洁,合理调控密度。
严格鱼种筛选:选用健康、优质的鱼种。
加强病害监测: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鱼。
鲫鱼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的鱼类病害,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了解其发病原因、症状、防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养殖户及时应对,降低疾病风险。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鲫鱼养殖过程中,一种名为出血病的病害时常困扰着养殖户。这种由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害,往往因为水温突变、水质恶化、运输、捕捞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而暴发。以下,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如何应对这种困扰。
鲫鱼出血病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但细心观察可以发现,鱼体两侧、眼眶、鳃盖、鳍等部位开始出现轻度充血。因为病情加重,体表及鳍会严重充血,眼眶周围也会充血。有的鱼眼球甚至突出,腹部可能积聚淡黄色或红色浑浊腹水。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充满粘液。鳃丝淤血或严重贫血也是常见症状。
1. 全池泼洒强氯精,浓度0.3毫克/升,连续2天,第三天开始将3片复方新诺明加入每千克精饲料中,连续投喂3天。
3. 每公斤饲料添加病毒灵2-3片,碾碎溶于水中,拌饲料投喂,连喂3天。
4. 每亩水深1米的鲫鱼饲养池,使用烟叶2千克、敌杀死7支、硫酸铜333克、板蓝根5支。先将烟叶煮开,待2小时后全池泼洒。接着稀释敌杀死全池泼洒。第二天上午稀释板蓝根全池泼洒,随后稀释硫酸铜全池泼洒。
1. 鱼种下塘前用3%-4%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或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20分钟。
2. 定期注水,定期消毒,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
3. 在高产塘配备增氧机。
在某养殖场,由于未及时发现和治疗鲫鱼出血病,导致整个鱼塘的鲫鱼几乎全部死亡。后来,养殖户根据上述防治措施进行了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鱼塘内的鲫鱼逐渐恢复了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