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桂圆丰收却因销路不畅,果农面临滞销困境

地区 产量 价格
增城 15000 3-6
从化 12000 3.5-2.5
怀德镇 未知 未知

对于丰收年桂圆价贱伤农的难题,增城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指导支持果场加强建设和管理,逐年加大对桂圆种植基地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改善提升果园环境,并指导果园通过发展旅游项目,盘活果园资源,把桂圆果品变成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桂圆种植效益。

桂圆丰收却因销路不畅,果农面临滞销困境

本次助销志愿服务,为怀德镇200余户村民解决桂圆滞销问题,累计销售桂圆上万余斤,增收数万元。今年秋季,怀德人民迎来了大丰收但是却难见笑容。

泸县海潮镇徐场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产业主要靠解放前种植的桂圆,今年泸州桂圆大丰收,可留守在农村的都是老年和儿童,盛产的桂圆无法拉出去外销...

增城和从化是广州两大桂圆产地,今年也遇上了桂圆的丰收大年。据了解,今年从化市面上在售的桂圆零售价,果身大的售价为每斤3.5元,果身小的为每斤2.5元,与往年的价格相差不大。记者走访增城的市场发现,当地桂圆的零售价为每斤3到6元左右,价格同比下降一两元。不少果农通过招揽旅游团和自驾车游客进园采摘的方式来扩大桂圆销路,目前这种做法取得一定效果。

虽然桂圆的价格低迷,跌至到了谷底,种植户最担心的还是没有销路的问题,按道理说价格如此之低,销路应该有所好转,但事实上却是销路不畅,种植户...

今年各地桂圆丰收,市民能吃上平价桂圆。但外地低价桂圆压缩定价空间,本地果农不愿降价回应,使得本地桂圆无批发商前来认购。

“我们就只有周末能做点生意,平时没有游客来,桂圆几乎没有销路。”上周末,记者在海珠区瀛洲生态公园门前遇上了数十名小洲村及土华村的果农,他们在路边摆摊散卖桂圆和黄皮,摆卖了半响,市民问价的多买的少。记者了解到,两条村的果农每家都至少有十几棵石硖桂圆树,今年恰逢丰收年,每家每户都有近千斤的桂圆收成。不过,桂圆丰收并不意味着果农能赚大钱。

我们第一时间听说今年龙眼大丰收,但是也出现了滞销的现象,我们企业所在地也在玉湖东寮村这里,我们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通过助农,包括为龙眼打开销路这个想法,购买了大批量的2千多斤龙眼去发放给员工作为员工....

看到有人在网上发了一篇销路不好的文章,乘风转发,一传十传百,很多读者觉得某个水果和农产品真的很不畅销。那是中国传统的秋熟热带水果,原产...

近日,饶平龙眼丰收却因疫情遭遇滞销,引来多方关注,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其中不乏有通过购买帮助农户解除一时困顿的。只是将市场消费从短暂性转向长效性,才是解除农民困境的有效做法。对此,驻饶平县浮山镇帮扶工作队积极邀请专家为当地农产品的发展把脉问诊,尝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

果农刘华育就是受益者之一,去年桂圆大面积丰收,他家对桂圆产量进行了严格控制,赶上今年的低产年,他家的桂圆反而比往年还多,不仅价格贵上不少,销路还不用愁。最近两年,龙马潭区农业部门对桂圆种植区域进行统一调控和管理,确保果农低产年减产不减收,取得良好效果。

泸州桂圆滞销,果农都急哭了,管子哥想帮帮果农,大家有什么建议是在优酷播出的生活高清视频,于2020-09-08 20:04:18上线。视频内容简介:泸州桂圆滞...

通过桂圆丰收却因销路不畅,果农面临滞销困境。的例子铺垫,我们正式进入桂圆滞销,电商助力果农新出路的领域。

电商助农:桂圆销售新篇章

“桂圆,又称龙眼,是增城和从化的传统特产,但今年的丰收却让果农们犯了愁。”增城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线上销售,拓宽桂圆的销售渠道。

桂圆丰收却因销路不畅,果农面临滞销困境

增城市农业部门与电商平台合作,搭建了专门的桂圆销售平台,将桂圆直接从果园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桂圆的新鲜度。此外,还通过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线上线下融合:拓宽销售渠道

除了电商平台,增城市农业部门还鼓励果农利用线下渠道拓展销售。他们组织了多次线下展销会,让果农将桂圆带到市场上,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

创新营销:打造特色品牌 未来展望:构建长效机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4313.html